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点方案和实施计划第一部分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一、突出高职教学特色通过几年来专业教学改革探索,我院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的建筑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基本素质养成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特色。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选用和自编,建设了一套完整适用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体系。2、加大投资力度,添置设备、完善项目,建成设备先进、状态良好的力学、建材、土工、测量、水电工等实验室;建成设施配套齐全,适宜教学的建筑施工中各工种操作的实训场馆;建成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微机、多媒体教室和网上资料馆;建立了能满足学生进行各类实习,到生产第一线顶岗训练的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3、组织教师了解行业对本专业需求人才的业务规格和质量要求,开张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的讨论,确立新时期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明确教学质量改革,明确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教学体系以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课程设置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4、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落实高职学生基本专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其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的根本区别,理论课教学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阐述,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突出应用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实践环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带有实际应用背景,贴近生产实际。5、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教育,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和生产劳动锻炼,使他们既具有强健的体魄,又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通过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公益活动、公共事务和社会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社交、公共关系、为人处世、演讲、社会公益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6、开放微机教室、实验室和实训场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设计和完成实验、实训,使专业技能训练从进校到毕业不断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使毕业生既具有相当于建筑工程传统大专毕业生的理论水平,又具有比传统大专毕业生更强的生产一线专业操作技能,更适应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二、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建立我们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行业岗位群工作领域和技术领域人才能力要求的分析,确定了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应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1、素质结构(1)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协作能力;(2)较强的专业知识、技术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3)良好的文化素养、人文知识和环境意识;(4)良好的身体素质。2、知识结构(1)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哲学、经济、法律等基础知识;(2)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3)具有较扎实的制图与识图、测量、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预算、质量检验与评定、安全管理知识;(4)具有一定力学、结构、房屋建筑构造、设计、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施工操作知识。3、能力结构知识与技能平台三、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为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充分体现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建筑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教育特色,是毕业生具备专业教学改革目标规定的文化基础平台职业基础平台职业能力平台政治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建筑CAD工程力学建筑结构Ⅰ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Ⅱ砌体结构建筑结构Ⅲ钢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网络计划施工项目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预算绘图员施工员测量工质检员造价员设计员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CAD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力学建筑结构Ⅰ混土凝结构建筑结构Ⅱ砌体结构建筑结构Ⅲ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力学建筑结构Ⅰ混土凝结构建筑结构Ⅱ砌体结构建筑结构Ⅲ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