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2004年中国市场重点企业分析第一节安利中国一、公司动态1、增资中国2003年6月底,安利(中国)一次性增资1.2亿美元,主要用于大规模引进生产线,扩大纽崔莱营养食品、蛋白饮料以及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安利纽崔莱的全部生产原料都由其自有的农场供应,到目前为止安利纽崔莱只在美国、巴西和墨西哥拥有4个有机农场,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其原料和半产品都来自国外。去年底以来,由于原材料运输线路方面的原因,以及中国受非典影响,消费能力快速增长,安利纽崔莱在中国经受了断货考验。在这一事件中,安利切切实实感到,中国的市场太大了,下一步应该有更大、更根本的动作。安利希望能在中国建有机农场。早有加州的技术专家多次悄悄来中国考察,但由于建有机农场要求相当严格,在中国至今未找到合适的地方,但他们不会放弃这一想法。2003年3月,安利公司的母公司美国安达高公司alticor和位于马萨诸塞州的interleukingeneticsinc.之间结成了广泛的战略联盟。后者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运用基因技术从事诊断、营养和治疗方面产品的开发。过去,纽崔莱研究发展部将interleukin作为新技术平台的开发者,新技术平台可以增强目前的纽崔莱和雅姿的业务。而新的战略联盟将专注于运用基因技术,针对个人在营养健康方面的不同需求,开发营养补充产品和护肤产品,以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个体差异,向不同的消费者提供针对性极强的营养保健、个人护理产品。该项研究向人们展示了建立一种全新的人体保健模式的可能性与美好前景。不难看出,在人类健康领域,该项研究无疑具有超前意识和领先水平。对于以如此先进的技术用于新产品的开发,黄德荫表示,这足以显示出基因生物学的高速发展对其他产业产生的推动作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利公司产品研发的一个战略方向。安利在中国设立全新的研发中心,就是为了开发出更适合中国人乃至整个亚洲人的产品。安利(中国)工厂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水平,自1996年起,三度蝉联“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称号。作为世界知名的日用品生产商,安利(中国)拥有7个先进的品质保证实验室和安利(中国)研究发展中心(安利美国总部以外设立的唯一家海外研发中心)维持保证了产品一流的品质。2003年,随着多种产品的引进生产,安利在中国市场的产品达到160多种。2、重视公关利用强有力的政府公关和形象公关手段,安利在中国从低谷中走了出来。它希望自己成为中国最好的企业2003年7月,第二届五年“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计划开启,它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三方联办,经过层层选拔的60名司局级官员,在清华接受短期培训后,将赴美国哈佛大学继续学习。作为这一培训计划的惟一赞助企业,美国安利公司连续两年承担了学员在国外的各项费用。为此,公司每年付出约100万美元。在进入中国之前,1992年9月,安利在广州投资设厂,其后花了3年时间进行市场调研,并试图向中国政府解释它特殊的经营方式。3年后,安利正式开业。1998年4月,国务院发布通知,全面禁止传销经营活动,安利在中国的业务不得不陷入停顿的状态。为了继续在中国市场营业,安利最后接受了当局关于转型的要求,在北京开设了它在世界上的第一家销售店铺。但当年安利中国的销售额,由1997年的1.7亿美元剧减至3900万美元。2002年年初,鉴于传销再燃,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三个部门再度联合下发《关于<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中有关问题的规定》(“31号文”)。面对着再一次掀起的针对非法传销的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打浪潮,安利决定“变被动为主动”。1月3日,一个包括暂停接受新推销员加入、重新核查推销员身份、禁止跨区销售、限制开会等9项内容的“整风”通知,很快传遍了安利(中国)13万营销大军。通过这一安利(中国)公司开业7年以来力度最大、规模最大的内部整顿的举动,安利的转型工作终于尘埃落定。安利的另一举措是利用领袖的影响力加强与中国政府的沟通。安利董事长史迪夫•温安洛曾先后两次在美国国会发言,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在2001年美国商会主席任内,史迪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