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新局面汇报材料之三...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农村水利建设持续发展2005-2006年,是五年计划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了巩固“十五”建设成绩,开拓“十一五”工作局面,我市在农村水利基本建设上多措并举、四管齐下:一、以桥闸涵站建设为基础,提高雨洪资源利用水平××市境内水利工程较多,但大部分工程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化失修严重、运行效率低下。同时境内有国家一级堤防××千里堤,肩负着保京、津、保京九、保油田的“四保”重任,防洪保安任务十分艰巨;由于连续多年的降水稀少和地下水超采导致旱情严重,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面临巨大压力。面对连续多年的干旱和不可预测的洪水威胁,××市委、市政府在不断完善防洪预案和全力部署抗旱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力度,狠抓桥闸涵站基础工程建设,努力构建以千里堤为重点、以××*和××*两个蓄滞洪区建设为依托、以全市河渠和桥闸涵站为骨干、以雨情、墒情测报为辅助的防汛除涝和抗旱服务体系,争取化害为利、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洪资源。2005年,组织实施了千里堤加固除险工程和106国道—××*撤退路工程,工程总投资××*万元;2006年上半年,完成××扬水站重建工程(投资××*万元)、××扬水站改建工程(投资××万元,为××地区最大扬水站,装机容量1550千瓦,排涝能力20m3/s,受益面积15万亩);投资××万元实施了千里堤堤顶路面整修工程。去冬今春,我省遇建国以来罕见的旱情,水务部门积极组织支援抗旱。全市浇地达到150万亩次,抗旱共活动机井4270眼,投入资金××××万元,有效地保证了我市正常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二、以综合节水为核心,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市农业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70%-80%。发展农业节水,对节约宝贵的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紧缺压力,推进农业产第1页共3页业化进程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一年来我市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积极推广工程节水措施。完成××乡、××*镇和××*镇节水管灌工程共计××××*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亩。市财政投入补助资金××万元,共发展节水管道工程××万米。二是探索非工程节水措施。市水务部门积极与农业、林业、气象等有关部门沟通合作,积极探索、发展耐旱作物品种、田间覆盖技术、节水生化制剂等非工程节水技术,2005年在全市推广抗旱小麦品种25万亩。三是控制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鼓励利用浅层水实行咸淡混浇。2006年初,在××、××两个乡镇实施了咸淡混浇节水灌溉项目,共建成咸淡混浇工程50处,年可节省深层水资源140万方。不仅能有效地节约深层地下水,而且为农业抗旱开辟了新的水源。三、以人饮安全为亮点,推进农村文明生态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保障农村人饮安全,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五”以来,我市集中财力物力先后解决了200多个村的吃水困难,全市农村人饮困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经过追踪调查发现,不少村民水资源意识淡漠,用水浪费严重。加之村集体缺乏公共收入,吃水难、收费难、设备管理维护难的“三难”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些村随时面临着饮水危机,甚至一些解困村又重新陷入了饮水困难的窘境。为了彻底解决人饮安全隐患,我市确定2004年为“农村供水计量改制年”,在全面做好水质安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等村试点总结经验,出台了《(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市农村饮水计量改革实施办法》,把城市供水管理模式移植农村,在农村实现“一户一表、全天供水、计量收费”管理,彻底解决农民饮水困难。2004年解决村37个。去年以来,市财政投资××*万元,带动乡村及群众投资××××万元,又一举解决了50多个村饮水安全问题。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3个村实现了城市供水。农村供水计量第2页共3页改制,不但成功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了农村群众生活水平,也有力地强化了农村群众的节水意识和取水有偿观念,推进了农村水权制度改革。同时,人饮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也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得到巩固。为进一步推进文明生态建设,提高供水服务质量。我市着手发展农村集中供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