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计局工作报告材料20XX年,全市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各项决策部署,根据年初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强化审计服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科学审计、廉洁审计,认真履行审计职责,各项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据统计,全市共审计(调查)564个单位,查出违规问题金额10.42亿元、损失浪费问题金额1.82亿元、被审计单位损益或财政收支不实问题金额1.58亿元。通过审计,为国家增收节支5.10亿元,核减投资额4.29亿元;移交司法、纪检监察机关或有关部门处理事项共6件,涉及人员6人。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是保证国家政令畅通,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圆满完成。根据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实施了社保资金、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外资公证审计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经营风险、文化经费投入管理使用情况、部分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金融风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特别在社保资金审计中,全市审计机关会同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共组织64名审计人员,组成7个审计组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审计工作,摸清了我市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资金共12类18项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等基本情况,揭示了我市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审计意见和建议,我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43项,有力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和社保资金的规范管理。该审计项目获得了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表彰审计项目奖励,有4个单位荣获审计署全国社保资金审计公务员集体三等功和集体嘉奖。二是着力维护财经秩序,预算执行审计更加深入。审计部门共审计预算执行部门190个,查出了预算管理不规范、延压滞留预算收入、财政资金闲置等问题,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规范,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得到各级人大和政府积极肯定。截至20XX年底,有关部门单位补征、上缴各类资金2.97亿元,通过调整会计账目、规范资金管理等方式整改1.09亿元。三是有效保障建设项目,政府投资审计不断拓展。我市审计机关以保障政府投资项目规范有序第1页共3页推进为目标,深化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重点关注工程质量安全、建设程序履行、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市共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计239个,涉及项目完成投资额457.35亿元,核减投资额4.29亿元,促进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是积极防范经营风险,企业金融审计得到加强。安排了对市国际贸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宁波城市信用社等11家国有企业和金融单位的审计。查出违规经营问题资金2.52亿元,财务收支核算不实问题金额0.83亿元,损失浪费问题金额1.31亿元,并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一些揭示机制体制性问题的信息,得到了市领导的批示,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五是强化权力监督制约,经济责任审计深入推进。全市共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68个,审计经济责任人242人,查处违规金额问题1.64亿元。围绕对主要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权力运行公开化、资源配置市场化、行为操作规范化和廉洁从政五个方面进行审计,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公正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六是注重保障民生权益,专项资金审计持续推进。针对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市审计机关围绕“加快提升生活品质”目标要求,先后开展了生态市建设资金、物业维修资金、文化经费投入、住房公积金、海域使用金等61个重点民生资金的专项审计,着力揭示和反映落实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以及资金分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各类民生项目的规范管理,提高了民生资金的使用绩效。七是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建设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审计人员坚持监督与服务、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在查实问题的同时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制度创新和深化改革。两级审计机关提交审计专题报告、综合性报告和信息简报共968篇,被批示采用472篇次;向被审计单位或有关单位提出审计建议1548条,被采纳1148条;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制定整改措施67项,建立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