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管理》之安全生产与“破窗”理论 VIP免费

《安全管理》之安全生产与“破窗”理论 _第1页
1/1
安全生产与“破窗”理论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一项非常著名而有趣的试验。他在两个街区分别停放了两台一模一样的汽车,其中一台被他破坏过的汽车在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另一台毫无破损的汽车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他就用锤子把这台汽车的玻璃砸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被偷走了。以此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共同提出了“破窗理论”。他们认为,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不及时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整栋楼都会被拆毁。也就是说,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会传递一种信息,这个信息又会营造一种麻木不仁的环境,导致更多不良现象的发生。铁路安全管理工作,最害怕的就是出现这种麻木不仁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很多存在于眼前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就会被人忽略。细小的隐患越来越多,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安全风险逐渐增大,最后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也许,细小的隐患并不会直接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但是,如果第一个隐患得不到重视、不能被及时排除,那么久而久之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随意、无序、混乱的感觉,使人们不自觉地降低安全心理防线,从而淡化危机意识,为今后安全生产埋下许多隐患。不仅如此,一个隐患得不到及时排除,还会叠加为无数个安全漏洞。尽管最初一切看起来风平浪静,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当事故发生时,我们就会发现,安全漏洞就像马蜂窝一样,到处都是。正是这些小隐患,最终诱发了安全事故,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铁路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谨防“破窗现象”。我们应把查事故向查隐患转变,从小处入手,寻找隐患、发现隐患、排除隐患,防止隐患变成事故。同时,我们要增强危机意识,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样,安全管理工作才能迈上新的台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全管理》之安全生产与“破窗”理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