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境外(缅甸)水电工程建设中当地劳工的安全教育1引言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施工作业人员中农民工占总从业人数的80%以上,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脱贫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由于绝大部分农民工的文化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水平较低,劳务输出地的劳动技能培训落后,农民工进入工程建设基本上处于刚放下锄头即拿砖刀、刚洗掉泥脚即戴巾(安全帽)的粗放劳动型。虽然我国各级主管部门和各建筑施工企业相继出台一些政策、办法和措施,但由于违章作业等农民工自身问题引起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仍频频发生,使建筑行业成为继煤炭、交通之后的第三大安全事故高发行业;同时,统计数字和客观事实表明:超过95%工伤事故是由于农民工自身的“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原因造成的,从构成事故的三个因素,即人员----施工设备----施工环境的关系分析,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环境因素相对比较稳定(除极个别施工项目外,绝大部分工程的施工环境和机械设备是可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的),只有“人”是最活的因素,而人(特别是施工作业人员)又是改变建筑施工现场施工环境、机械设备的主体。同比中资境外(缅甸)工程建设,中方企业在管理、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等体系上逐步转型,轻型化、劳务本地化是面临“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根基,也是当前发展趋势。通过对境外(缅甸)当地劳务市场调查,其体制属初步发展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劳务公司尚未健全。因此,在大规模工程建设中,中方建设企业需要大量招聘当地劳工,但由于当地劳务市场的不健全和劳工所接受的文化教育、知识技能和当前国家整体生产力水平与中国的差距,其想象在工程建设中使用当地劳工安全事故控制的难易程度。2对当地劳工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人”是生产活动事故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紧紧抓住“人”这个活的因素,来控制、消除人的安全隐患是当前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那么只有通过培训教育,缩减因“人”的差距,才能减少避免事故的发生。为此,在工程建设中,中方企业通过科学的管理,及时有效地对新招当地劳工强化培训和教育,以及科学合理的安全宣传、教育、班组安全活动,来提高当地劳工的知识技能、安全素质。从认识上、思想上、理念上渗透,在工作环境中创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氛围,迫使当地劳工感受到中方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等理念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所以安全教育工作的到位与否是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提高因“人”触发事故和预防事故发生的最根本措施。现阶段境外(缅甸)工程建设使用当地劳工安全教育大致情况分析:安全教育在工程建设中是做好安全生产三大对策之一,它对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对劳工安全教育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训练其的生产安全技能、思想认识,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提高工效、保证质量、减小其它风险。通过对境外(缅甸)工程参建的当地劳工的调查分析,现阶段对当地劳工的安全教育除包括我国的方针政策、安全法规、生产技术知识外,主要还有以下的教育内容。一、安全生产技能教育安全生产技能是指人安全完成作业的技巧和能力,是解决“应会”问题,即使劳工达到“应会”,这也是安全教育的重点。安全技能的教育实施主要在“现场教学”,但在“现场教学”又存在语言沟通的障碍,所以在企业内部形成“拜师学艺”的体制,在师傅的选用上,首先由中方资深、施工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企业管理人员对当地招聘的华侨劳工以班、组单元选取首教学员实施教育培训,通过以动画、漫画、案例音像片、中缅双语和现场实教等方式灌输提高,再由当地华侨劳工首教学员对其他操作人员操作集中组织和现场指导、纠正、监督、帮带形式训练,监护徒弟反复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以达到熟练的要求。现在虽然在我国施工企业内部已很少见,主要是国建整体文化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重要体现,但以目前境外(缅甸)当地劳工知识技能来看,“拜师学艺”的形式应予积极的倡导,也是劳工本土的重要途径。二、一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是属于施工企业内部普及性教育,是招聘的所有劳工都必须具有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