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报告朱XX5篇“乡村学校少年宫”申请报告张村镇朱营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关怀,通过少年宫的建设为孩子们创造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打造一个培养孩子们兴趣爱好、拓展孩子们能力素质、陶冶道德情操的课外乐园,满足未成年人的基本文化需求,从而推动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达到让每一位孩子能在少年宫中实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目的。朱营中心小学校创办于1950年,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半寄宿制小学,坐落于“四议两公开”发源地——XX县区张村镇朱营新型社区,豫s249省道穿村而过,西邻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故里——习营村,背靠南水北调中线大桥,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便利交通环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目前学校现占地面积8880平方米,建筑面积3286平方米。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设备设施基本上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学校拥有一支富含教学经验的高学历人才队伍,在编教职工14人,初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高级职称5人,有专业教师4人,志愿者6人。现有教学班6个,学生312人,寄宿学生110余人,留守儿童160人。学校拥有实验室、美术室,音乐、体育器材室,图书室、阅览室等专用功能教室7个;学校体育器材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学校开展了阳光大课间活动,开足开全各门功课,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室外有平整、宽阔的水泥操场和100米的跑道,多功能报告厅1座;各班配有电子白板等与教育教学相适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化。近年来,校舍维修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先后被授予“XX县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XX县区质量先进单位”、“XX县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XX县区卫生先进单位”。我们全体师生,将举全校之力,集众人之智,力争以“三声教育”为载体、把朱营学校打造为XX县区最美的乡村教育示范校。第1页共3页朱营中心小学学生源覆盖面广,孩子们活动的文化娱乐设施设备少而落后,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营造环境,促进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建设,我校特向上级申请少年宫建设项目。我校申请的少年宫项目将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属于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民间实施的公益性社区公共辅助服务机构,乡村少年宫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素质教育活动场所,努力让留守儿童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城乡互动交流的天地,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留守儿童社会能力培养的基地,现代化新市民发育的园地。统筹活动内容与项目,根据各个项目情况灵活时间安排。充分利用放学后、周六周日、寒暑假等课余时间,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德育实践活动,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活动项目实行双向选择,乡村少年宫提供活动项目菜单,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提出申请,选择活动项目。我校若申请成功,我校拟在少年宫开展计算机、体育、音乐、美术、棋牌、书法、舞蹈等活动,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活动。尽管我校已具备一些硬件设施,能够较好的为留守儿童服务,但与留守儿童和社会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主要如下:1.乡村少年宫活动硬件还有待改善,特别是相关图书、器材数量少,档次低,实用性差,急需要投资购进更换、更新,以保证乡村少年宫活动顺利开展。2.乡村少年宫活动专业人才缺乏,师资配备不足,教师积极性的提高和实验教研还有待加强,教师亟待加强相关的培训。尽管我校在乡村少年宫建设中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我们信心十足,全校师生决心在上级职能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克服第2页共3页困难,努力工作,规范管理,积极宣传,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把乡村少年宫建设工作干实、干好。本次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如申报成功,我们将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