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老子 个人之所感》 VIP免费

《老子 个人之所感》 _第1页
1/3
《老子 个人之所感》 _第2页
2/3
《老子 个人之所感》 _第3页
3/3
老子•个人之所感写这篇文章之前首先感谢常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教导,让我对中国思想文化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纵观老师的教导,我对老子的思想感触最深,今日就以《老子•个人之所感》为题写了这篇小篆。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而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初读《道德经》的我并没有“笑”,懵懵懂懂的,实在不怎么理解老子反复推崇的“道”,只是感觉这道离我们太遥远了,站在一个我们触摸不到的地方。只是简单地认为《道德经》是一本很美的散文诗集,并没有把它放在道德经哲学意义上来看,而是把它放在文学角度上欣赏。当我再次跟随老师的脚步接触道德经时,我彻彻底底为老子道德经所叹服。他主张无为,崇尚自然。一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样,认为人道应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所以圣人悟道,参道,修道,主张自然无为,以之修身,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首先,它“上善若水”的观念深深的吸引了我。自从接触《道德经》开始,我就很喜欢水这个意象,喜欢它的清,它的明,它的灵动。这么多篇章里,我最喜欢《道德经》第八章的里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样的柔性。水性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望报答。“上”在古汉语里是极致的意思。“上善”就是极致的善。这里的善是种泛指,不仅仅代表善良。上善若水就是说,极致的善就像水一样自然。“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些什么。“处众人之所恶”,水都存在于人们不想去到的地方,水往低处流,所以它一般都在下水道,河流等一些肮脏或者比较低的地方。“故几于道”,所以接近于道,这里的道是不仅仅指指善良,更是一种境界,崇高的境界。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老子并不是超脱世外的,也不是不想利于人的,而是做一切事情都要顺应天道,顺应自然。古今中外,对水的比拟甚多。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最高尚的品德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可谓把对水的比拟推向某种极致。做善事就理应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一样,不求回报,而不是带着某种功利目的“做善事”。近来读有关新其他“上善若水”解读的文字,不觉便生出许多感慨共鸣来。诗人刘禹锡感叹“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心虽不如水,但不是不可以达致。水只从高处向低处流,而后至归入大海,贵在平静低调。人生也应如此,遇事应怀一颗平常心。在名利问题上,没有奢望,就没有失望,更不会绝望;除非大是大非,否则不要争我高你低,争出高低,分出高下又有什么意义呢?忍一时风平浪静。不做亏心事,当个老实人,做善事,最起码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做事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水,无颜色,晶莹剔透,清澈见底。为人处事、仕途做官,若透明如水,则一生光明磊落,人人磊落,社会风气必然会清纯。弘扬正气,激浊扬清,正直为人;待人接物,不分远近亲疏,一视同仁;人际交往,不拉帮结派,如一泓清水;听到闲言,不兴师问罪,淡然处之;开展批评,不转弯抹角儿,一吐为快;法律面前,不分高低贵贱,一律平等;原则问题,不随波逐流,一身正气。人生于世,若能学水的清澈本性和“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则不仅精神居于高处,人生也将进入开阔处。要达到如此境界,最需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想留个好名声,无可厚非,但不能为名所累。“人心是杆秤”,“政声人去后”。只要行得稳、坐得正,多做好事,与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老子 个人之所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