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工作汇报XX县区是一座新兴的山水型XX县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市场人才的需求,按照XX县区政府的有关文件及教育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方案,XX县区第十三职业成人教育学校于2004年同XX市第162中学实行了职普对接,完成了“一址三校”的新型办学模式改革,现有职教编制四人,与普教共享教育资源,一、工作回顾04年职普自对接以来,在区教育局的正确引导下,通过我校的不断努力,充分利用普教的现有教育资源,大胆的尝试职业教育的办学改革新途径,使我校的职业教育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10年8月止向职业技术学校输送生源219人,就业率100%二、具体做法:1、领导重视,把职教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职业教育工作是学校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将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郁的合力氛围,始终坚信“眼见为实,实地考察”的原则,校长和职教校长多次到吉林、长春的20余所职业技术学校实地考察,将那些具有实训基地、设备健全、学校管理规范、就业出口好的学校纳入重点,经领导班子多次研究,结合市场需求及学生兴趣爱好和专业设置,与XX市高新职业技术学校、XX市机械电子技术学校等多家实行联合办学,签订办学协议。2、拓宽渠道,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几年来,使我们尽管在联合办学上取得一些成绩,但我们不满足现状,积极探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04-07年实行了“1+2”的办学模式,与XX市高新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这样一来完善的我校的不足,促进了职教的发展,四年共培养职业学校毕业生79人。在联合办学的基础上,我们又尝试了校企联合办学,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培训,实行订单式教育,使我校学生就业有了保障,被分配第1页共3页到XX市内的一汽大众轿车、福耀玻璃、移动通信、长虹电子公司、吉林宏利源特约销售公司等单位。这些学员不但理论扎实、技术过硬,部分学员成为企业骨干。其中就业于希达电子有限公司的屠赫男同学现任车间班长,月薪3200元;就业于北京现代吉林宏利源特约销售公司的刘继明同学,现任前台接待经理,月薪加奖金3千余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受益”的职业教育办学目标。这种做法得到了社会、家长、学生的一致认可,使我校的职业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向着良好的势头健康发展。在搞职业教育的同时,我们又充分的利用职业教育的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农民发家致富的需求。我们大力开展成人培训工作,先后举办了劳动力转移、劳动预备、保安、家政、电工、农机修理等多期培训班。累计培训1369人,转移劳动力398人。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培养了大批的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科技致富带头人,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三、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及问题经过几年来的职业教育改革尝试,我们认真总结了工作中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及问题:1、安置就业存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即在职业技术学校所学技能到企业无用武之地,所学非所用。2、现在部分职业学校办学不规范,亟待完善。多数学校无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短缺,做不到理论联系实践,导致培养人才实践操作能力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3、用人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霸王条款现象。劳动报酬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等因素。严重影响学生的稳定就业,给职业教育发展造成了不利因素。4、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老龄化,有的教师不能担当培训任务,教师严重短缺,特别是农村职业学校极为突出。尽管实现了职普对接,但普教只能自给,无能力资助职教,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四、现在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国家扶持的几个方面1、完善、规范、健全农村职业学校,促进农村职业学校健第2页共3页康发展。2、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有待于政府出台相应政策,给予扶持。3、要加大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确保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经费。4、改变现有农村职业教育师资状况,提高职业教育师资对质量,搞好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五、下步工作打算1、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精神,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树立培养一个孩子升学与输送一个孩子学到一门技能,找到就业岗位,同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