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调研汇报材料20XX年032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情况的汇报马尔康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文明(2018年4月x日)尊敬的xx主席,各位领导:大家好。xx主席一行亲临马尔康检查指导工作,我们深感荣幸。在此,我谨代表马尔康市委市政府向您,以及向州政协长期对我市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马尔康是嘉绒藏族文化腹心地,境内有绚丽多彩的嘉绒特色藏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新时代的魅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总体情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全市民族文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一直持续不间断地跟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截止2017年底,我市拥有各级“非遗”名录241项,其中,国家级保护名录1项(xx名称),省级8项(xx名称),州级80项,市级152项。内容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手工技艺、人生礼俗、传统体育竞技、生产商贸习俗等14个门类。我市已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传承人资料库,现有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州级传承人35人,市级传承人74人。二、具体工作做好非遗工作,不仅仅是单一的保护和传承,如何发挥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特殊功能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紧紧围绕“一中心一枢纽三地”的发展目标(川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阿坝州最大的水电工业基地、最强的现代服第1页共4页务业基地、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宜居地。),通过深入挖掘生态人文资源,紧盯脱贫攻坚、产业融合,不断加强工作研究,让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与我市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一)围绕产业融合,促进文旅共荣。始终秉持弘扬文化、拓展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宗旨,以保护传承为抓手,推进文化旅游共繁荣。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成效明显。2015年旅游人数为92万人次,收入8.46亿元;2016年旅游人数为1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7亿元;2017年旅游人数95.16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3亿元(受九寨沟地震影响)。一是多渠道旅游推介。2004年以来,共举办了六届嘉绒锅庄文化旅游节,展示了锅庄文化、嘉绒唐卡、藏绣编织和藏香等,去年举办的第六届锅庄文化旅游节活动,实现电视直播点击量超过了一百万。同时,去年我市又在成都举办了“美丽马尔康”摄影展和文化旅游推介会,宣传推介我市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为我市文化旅游“走出去”探索出更为广泛的渠道。二是聚力量搭建平台。XX县区对口帮扶我市以来,一直重视我市优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推广,同时我市汇聚合力搭建好发展文化旅游的平台。今年3月,两市联手在XX县区搭建了“携手马尔康,相约在崇州”的文化旅游推介平台,把非遗文化元素的传统锅庄、民风民俗、民族服饰的活态展示纳入此次活动。省、XX市、阿坝州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此次活动,进一步提升马尔康“康养之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两市的文旅合作,为我们探索出非遗传承保护和发扬光大的新思路、新渠道。三是(此处看能不能加第三点,如何与农业产业、工业产业、生态文明结合的)。(二)围绕脱贫攻坚,助力致富增收。“扶贫先扶智”“增收先强技”。我市积极利用当前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有益契机,实现助农增收目的。一是培训非遗传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唐卡和藏绣藏织爱好者进行培训。唐卡培训与唐卡成品展示相结合,开辟销售渠道。积极申报和扶持建立生产性藏文化保护示范基地1个。2017年举办了“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第2页共4页华”唐卡展示活动,参展作品达320幅。近两年我市开展的培训和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培训展示人数300人次参观人数达5000人次,为助农增收、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二是培育市场主体。为了使非遗项目得以合理保护和传承利用,采取多种方式为传承人创造条件,引导传承人其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阿坝州慈愿民族传统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石刻雕塑等,年产生经济效益300余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唐卡年销售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