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省督查教学评估汇报材料崇礼二中崇礼二中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在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大教育工作者负有更加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提高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注重“三个加强”,努力探索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一是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展开了端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确立育人目标的大讨论,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思想认识,即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育人目标。尔后,调整教育规划和发展目标的时候,我们都坚持把以德育人和办学的方向性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注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调基层党支部和学校校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学校党支部加强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由于目标明确,认识统一,各级各类学校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二是加强针对性,重视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单纯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智力发展,忽视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身心健康,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针教育的实际,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意志品质教育、个性心理教育、法制与现代文明教育,引导他们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做到整体规划、分层推进、突出重点,不仅将思想道德教育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之中,而且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实践环节,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构建大德育体系,健全和完善大德育网络,内外结合,形成合力,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促进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三是加强“硬件”建设,注重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第1页共4页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从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多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设体育、美育和文化设施,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生活环境,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广大师生团结互助、关心集体、爱党爱国,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探索出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二、提高“三个认识”,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和重点一是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世纪交替与社会转型之际,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国际国内的许多复杂情况,一旦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一手硬另一手软的情况,中西方文化中的腐朽、落后因素就会乘机而入,腐蚀人的灵魂,妨害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但市场经济又有它的双重性,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如果不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很容易滋生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思想。因此,要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同时还强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决议》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揭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提出了符合现代化建设与人民根本利益的科学论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增强培养“四有”新人与提高民族素质的自觉性。二是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重要措施的认识,增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性。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养“四有”新人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是“一个牢固树立”、“三个显著提高”和“一个良好局面”,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