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4879份资料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4879份资料国外3G业务管制政策研究(2005-03-1617:22:35)撰文/许峰一、国外2G的资费及管制政策1.移动业务资费水平持续下降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移动电话资费降不下来,是因为需求处于很高的水平,运营商没有必要通过降低资费来吸引用户。到90年代后期,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移动通信经营执照的大量颁发,导致移动市场新进入者增加;另一方面是预付费业务的推出,吸引了大量的边缘用户,竞争的加剧使移动运营商不得不认真考虑降价问题。随之,竞争全面展开,不同经营者在资费套餐和价格折扣方面进行了充分挖掘,导致价格战也愈演愈烈。近年来,一些国家的国内移动漫游费持续下降。例如,美国2000年6家大型地区性运营商的漫游费用下降了18%,由1999年的平均每分钟0.43美元降至2000年的0.36美元。资费的高低与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西欧的情况来看,移动资费高的国家一般移动电话普及率都很低,随着普及率的上升,资费在逐渐下降,而移动电话普及率很高的国家,则资费是比较低的。2.资费套餐成为移动资费的重要形式除了基本移动通话业务外,许多国家推出了多种移动资费套餐形式,并且已成为移动资费的重要形式,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美国移动运营商在2000年推出提供地区性的DOR(digital-one-rate)呼叫方式。这些方式是给客户在某一特定地区大量的MOU(通话分钟数),不需要交纳漫游和长途费用,并且建立相应的资费套餐。像SingleRateWest呼叫方式就允许客户在11个州内进行任意通话而不需要额外交纳漫游费和长途费。SingleRateWest推出这种方式的目的主要是应对地区性公司Powertel和Qwest等竞争。通过这种方式,用户以每月30美元统一的费用享受在本地不受限制地拨出或接收来自世界任何地方的电话。3.单向收费成为普遍的收费方式在移动业务开办初期,大多数国家采用双向收费方式(CPP,CallingPartyPays)。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很多国家由双向收费转向单向收费。目前,单向收费方式已是最普遍采用的方式,特别是在欧洲非常普及,但目前仍有一些国家至今坚持双向收费,如美国、加拿在、新加坡等。4.移动资费的管制方式主要有3种:不进行管制、进行不对称管制或对称管制首先是大多数国家对移动通信资费不进行管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大多数国家都认为移动通信属于新型业务,因而采取比固定电话更为宽松的管制方式;其二,认为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态势良好,没有必要进行资费管制;即使市场竞争不充分,管制机构也都倾向于采取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其三,大多数国家都认为移动通信属于竞争业务,资费制订属于企业行为,管制机构应尽量避免干预。其次是个别国家对移动通信资费实行不对称管制。大体上有两种情形:⑴仅对主导运营商的移动资费实行管制。如澳大利亚对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Telstra进行非对称管制,主要方式是对其移动通信资费实行价格上限管制,约束其定价行为;并且要求其上报移动通信资费的定价标准,而对其他公司目前不作类似要求。⑵还有一些国家是保留对有市场支配力移动公司的资费进行管制的权限。如果他们滥用市场支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