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外用工安全管理的探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企业用工制度发生了改变,外用工使用较多,与此同时,外用工的事故的频繁发生,给社会、给企业带来了不少麻烦和损失,也给外用工家庭带来了难以弥补的伤害和损失。因此,研究和分析外用工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对减少外用工的伤害,确保企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外用工上岗操作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用工制度不完善。有些企业的一些规章制度中没有外用工的招收、使用、管理等条款,致使私招乱雇现象较为普遍,且人员素质低,稳定性差,经常更换工种,使安全管理难度增大;有些企业在深化用工制度的过程中,安全网络不健全,管理人员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对于临时工的安全管理存在死角,甚至处于失控状态;有些企业外用工的安全管理太简单粗糙,用人单位只确定一个民工头,由此人代表全体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施工单位对民工的管理,都是通过民工头的管理来完成。而对外用工的年龄结构,身体状况等都不闻不问,稍稍安顿,便开始工作。二是安全技术培训不到位。临时工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对企业生产的特点不了解,对其生产中存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由于素质较低,其接受安全生产知识能力较弱,而用工者为了省时间和减少额外的开支,对新进的人不向主管单位汇报,不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使新来的外用工连起码的安全常识也不懂,有的即使进行了培训,也只注重生产技术,而忽略安全操作规章,这些人一旦遇到事故征兆,不会正确处理,而易导致事故或扩大事故范围。三是外用工法制观念不强。由于临时性用工成份复杂。且大都持有临时观点,只知道卖力蛮干,对作业环境不作相应了解,意识不到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潜在危险因素,不懂得相应的安全法规和工业卫生法律法规,不懂得违章与违法的关系,不懂得如何自我保护,更不管他人是否会有危险,违章违纪现象经常发生。四是外用工心理状态不稳定。由于外用工的使有,是企业根据生产的需要而确定的,这样其思想上就存着一种短期的、临时的观点。外用工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赚钱,为了增加收入,有的长期上两个班,有的下班后还要干农活,有的找到更满意的工作后就不辞而别,今天你走,明天他来,流动性很大,来去自由,缺乏较强的制约措施,不要说安全部门不便管理,就是使用单位也时常弄不清究竞有哪些人在上岗。正是这种情况,使外用工只图如何尽快完成当天的生产任务,在安全生产中缺乏主人翁责任感,而对安全生产不重视,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不负责任,甚至违章作业。而用工部门也只图尽快让其上岗完成生产任务。五是劳动条件不良。外用工所干的活往往是脏、乱、差的活,作业环境恶劣,劳动条件甚差,防护措施短缺,用工单位往往视民工人身安全为儿戏,只求进度,忽视对劳动条件的改善。六检查考核不严格。一些企业往往是对自己内部的职工考核很严格,而对外用工由于认为归包工头管或存在临时观点,因此往往考核不严格,或要求包工头考核。而包工头往往又是这些人员的亲戚或关系户,因此他们对发生的违章违纪现象往往都不认真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也不严格考核,使当事者和其他人受不到震动,使外用工纪律松散,事故和苗头屡出不止。七是事故管理不严肃。有些单位发生事故隐瞒不报,也不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认为外用工不是自己单位正式员工,出了事故也不算企业伤亡指标,因而对事故不闻不问,也不去分析事故的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导致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为保障外用工的安全,确保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①把好外来工质量关,提高队伍素质。单位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招聘办法,建立外来工安全台账,一要审查外来施工队伍的资质及管理水平;二要审查外来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做好上岗前的体检,对聋、哑、眼睛近视、脚跛等人员一律不准上岗作业,严禁使用童工,不得滥用未成年工。②抓好合同签订,增强责任心,树立一切工作服务于安全生产的大局。外用工在进入施工前由安全技术部门与其签订短期或长期安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