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五年科技教育发展计划讨论稿XX县区青少年活动中心XX县区中小学校科技教育发展规划(讨论稿)0412(2014—2018年)为进一步弘扬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提高中小学科技教育质量,规范我区科普教育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XX省科普事业‘十二五'规划》,特制订《XX县区中小学校科技教育五年发展规划(2014—2018)》。一、XX县区科技教育发展与回顾(2008-2013)(一)主要成效区教育局不断深化改革中小学校科技教育运行模式,在区域各学校齐心协力下,活动中心充分整合各校科普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各项科普教育、科技竞赛和科普实践等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可持续发展,取得了实效并顺利完成了区科技教育五年发展规划的目标。五年来,我区学生获奖4352项,以每年以超10%比例增长,形势喜人;学生获得发明专利1200多项;先后有10所学校被评为XX省科技示范学校,9所学校获得XX省知识产权示范和试点学校,7所学校被评为XX县区科技特色学校;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还率先创建了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平台——‘创意梦工厂',成为了全市的典范。XX县区科技教育初步形成了特色,走在了全市前列。(二)发展优势1、我区重视学校科技教育,政策、机制、经费等都有保障。2、我区为高端商务区,社会发展水平高,知识创新的理念引领全市。第1页共6页3、我区科技示范特色校和市级知识产权学校比例高,科普教育热情高,基础较好。4、我区建有‘创意梦工厂',‘少年科学院'等区域科技实践平台,实施个性化的创新教育有保障。(三)存在问题1、与兄弟区相比,无论从学校数还是学生数,差距比较大----参加市级重点科技竞赛活动的规模和塔尖效应很难体现。2、市级一些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规则发生了指向性倾斜----我区在这类项目中获奖数量和获奖等第难以长期保持与突破。3、科技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教师面临工作量大,压力大的挑战——学校科技方面师资力量不足,有影响力的科技名师更少。4、科技特长生成长条件不完备,通道也不够宽----影响我区学生科技特长的培养成长。5、区域内缺少大专院校等科研机构,院所类型的社会资源严重不足----难以形成学生科技创新研究和指导的优势。6、与部分科技教育强区横向相比----部分市科技示范校的设施和科技教师配备处于劣势,支点学校的示范效应减弱。二、发展目标和思路(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国家和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省教育改革‘十二五’规划'为指南,聚焦‘十二五'静安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体现静安个性化教育特点,不断创新科技教育工作思路,构建个性化的科技教育课程,促进XX县区青少年科学素质全面、可持续发展。(二)工作思路根据规划,依托项目,上下联动,校内外有效衔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1、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努力创设个性化科技教育课程,实现校内外科技教育的有效衔接。第2页共6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面向所有学生,根据不同所个性。和需求,提高科技活动的覆盖面和针对性。注重校内外个性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升科技2教育的内涵,做到三个结合,即。共性化普及与个性化提高相结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科技活动相结合。2、注重探究、学会求异----以‘发现并解决科技问题的能力'为核心,将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构建以提高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为主导的学习平台,促进学生科学素质提高和创新实践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与技术分析、解决问题和实现创新的能力。3、坚持‘三自',体现‘三性'——以科技创新推动知识创新和应用指导学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针对日常生活与需求,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研究、自己提高,体现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以科技创新来推动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综合创新。4、多元投入、社会推动----以学校为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