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程类民生工程建后管养调研报告随着民生工程的深入实施,xx市群众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喝水难等等难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人民群众受益愈发明显。但是,民生工程项目建成的后续管养工作任务和难度也逐渐加大,特别是工程类民生工程的建后投入、管理及效用发挥等问题亟需妥善解决。一、工程类民生工程建后管养的现状与成效近年来,xx市各部门相继制定了工程类项目管理养护办法20多个,积极探索工程类民生工程项目的后续管养路径,财政预算每年也会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建后管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XX年,我市共投入1548万元资金用于各类民生工程项目建后管养,其中:农家书屋29万元,农村清洁工程897万元,农村公路村村通300万元,保障房80万元,广播电视村村通5万元,乡镇综合文化站69万元,敬老院148万元,校安工程20万元。20XX年,我市计划投入1233万元资金用于建后管养,其中:留守儿童之家10万元,一事一议122万元,农家书屋29万元,农村沼气工程14.1万元,农村公路村村通300万元,保障房140万元,广播电视村村通5万元,乡镇综合文化站台7.8万元,社会福利中心171万元,敬老院367.2万元,公共文化信息建设7.2万元。(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工程类民生工程涉及生活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文化建设等重要方面。通过对一大批项目实施后的管护,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逐步实现,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更实在的实惠,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居民得到有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通过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的方式,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城乡住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全面利用农村清洁工程,较好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有效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逐步建立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文化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第1页共5页(二)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通过民生工程的深入实施,切实解决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结合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基层,摸实情,核数据,公正公平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改进了作风,提高了效能;在项目建后管养过程中,高度重视民意、全力倾听民声,坚持阳光操作,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形成了全社会共建共管民生工程的良好格局。二、工程类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存在的问题民生工程多年的实施,工程类民生工程管养也逐渐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对不同的民生工程采取不同的管养方式、制定不同的管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生工程发挥长久效益,保障了群众长期受益。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管养责任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工程类民生工程后续管养办法陆续出台,对管护主体、责任单位、管护经费来源等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但是项目建成后,责任主体和具体责任单位不能全面落实,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地方没有真正把后续管养责任落实到乡镇、村组和管护人员等最关键的环节、最重要的部位、最前沿的管护人员,对后续管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一级比一级弱,工作开展与管养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例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建好后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管养工作不能到位。(二)管养资金投入不足。工程类民生工程建成后,管养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工程类民生工程后续管养工作。重视建设资金投入、轻视管养资金投入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有些项目建成运营一段时间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无法维持正常管养。同时,大多数工程类民生工程项目经费都是中央、省、县和基层群众按不同比例承担的。但工程在实际实施中,由于中央和省级补助标准与实际建设成本差距较大,市、县两级财政财力紧张,造成资金缺口。受投资制约,部分工程建设时就因陋就简,先天不足,运行一段时间后维修费用高,加上地方财政压力较大,运行管理经费难以落实。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由于无专门的水库管护资金来源渠道,少数水库的养殖第2页共5页经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