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厦门学习旅游业发展先进经验考察报告9月11日至9月17日,XX市市、区、县商务局及相关企业参加了在XX市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会后又赴XX市、XX市、武夷山等城市开展城市旅游文化建设发展虚心考察活动。考察学习活动的情况报告如下。一、XX市情及旅游业简介XX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与泉州、漳州构成闽南金三角地带。下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翔安等6区,陆域面积15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5万。厦门东南隔水与大小金门为邻,与台湾一衣带水,是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近年来,厦门荣获国家人居环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厦门近年还新开发一些景点,尤其是争取到特别的政策而新开发的“海峡游”,可以落地办证游金门、澎湖等地,更是开两岸旅游之先河,激发了全国游客的广泛热情。二、XX市发展旅游业的做法(一)统一思想,确立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和总体定位厦门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厦XX市依托海湾型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龙头地位,将旅游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来抓,以大力推进景区点建设为重点,推出了“五个十”旅游重点工程,实现项目带动战略,力求增强厦门旅游吸引力。“五个十工程”即“十大旅游景点”、“十大旅游饭店”、“十大旅游基础设施”、“十大特色街”、“十大场馆”重点建设项目。厦门加大对旅游的硬件投入、政策倾斜和法制建设,另外,XX市调整了系列旅游战术及战略重点。从将出入境游视为龙头地位到出入境游和境内游并重,从发展单一观光型旅游到向休闲、宗教、文化、商务、会议、修学、考察、探险、保健旅游等多种类型转变,使得厦门的旅游业有了更广阔的平台,更丰富的表现形式,从而也就有了更深邃的吸引力。(二)日积月累,逐渐丰富城市文化底蕴和内涵第1页共5页为了增强旅游业的吸引力,触动更多人对厦门的旅游向往,XX市打了文化牌。有人说,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厦门这座城市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过滤、渗透,其音乐、诗歌、小白鹭舞团等文艺现象已形成文化品牌。5a级风景区,海岛鼓浪屿素有“钢琴之岛”、“琴岛”、“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岛上住家的钢琴拥有率居全国前列,时常有琴声从红顶白墙绿树中飘出,随着钢琴节的举行,鼓浪屿已成为爱乐人心中的神圣殿堂。一年一度的诗歌节使大量的诗人和诗人爱好者慕名而来,使人不由自主地将现代诗人舒婷和她的居住地鼓浪屿联系在一起,浮想翩跹。文化名人马未都先生的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厦门分馆落户在鼓浪屿的淑庄花园内。民间艺术漆线雕、闽南歌仔戏、高甲戏等技艺也大放异彩。宗教文化节、购物节、美食节、国际马拉松赛、国际旅游节、花车巡游、历史人物纪念活动、焰火晚会、龙舟赛、中秋博饼节等琳琅满目的节庆活动的举行屡屡将厦门推至人们的视线中。厦门逐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心中树立了“海峡、美丽、文化之都、时尚之都”等形象。(三)高屋建瓴,坚持走国际化、高端化、精品化之路厦门将自身定位在海湾型城市,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口岸旅游城市,面向国际及国内社会,高起点、高标准地发展旅游事业。一直提倡走高端化旅游之路。她承办的“9X8226;8”投洽会、国际马拉松赛、国际旅游节、海峡旅游博览会等高规格、大规模的会展、赛事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商务、研学、保健旅游的发展,拉动了国际国内相关行业的高端客户市场。近年来,厦门精品景区不断推出。从建设期十年、投资26亿的环岛路建成,到投资28.7亿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连续全漂钢箱梁悬索桥--海沧大桥的落成,无不体现了厦门旅游业推崇精品的思路。(四)树立大宣传观念,客源市场结构丰富充足的宣传经费,大手笔的宣传,使厦门旅游业在全国及世界都已经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XX市政府投入的宣传专项费用高达2000万元。另外XX市旅游管理部门还从第2页共5页星级酒店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旅游宣传经费达3000万元。一年5000万元的宣传经费,保证了XX市的旅游业保持较高的知名度。今年XX市拿出用于对旅行社的奖励就达1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