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作会讲话同志们:党的十七大昨天开幕,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给我国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干劲,加大力度,推动工业强市战略。刚才,大家参观了禹城的现场,听取了XX县区政府、XX县区政府和永锋、古贝春两家企业围绕做大做强和节能降耗的发言,我感觉很受启发和鼓舞,大家要认真学习借鉴。月明主任通报了前三季度全市工业运行情况,肯定了成绩,提出了问题,实事求是。总的看,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工业强市”战略,之后又出台了《关于培植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的意见》、《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意见》等文件,目标更明确,措施更有力;开展了以工业为主体的“南融北接”、江浙两省六市考察等多项重大活动;召开了规模大、规格高、内容实的“7.31”大会;实行了市级领导联系包扶骨干企业制度;今年的德洽会,所有活动安排都以企业为主运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大家应该清楚地看得,市委、市政府的整个工作重点是十分明确的,就是紧紧围绕增加财源来布局、谋划、运筹,这就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抓财源建设上,也是放在了抓工业上。对这一点,全市上下、方方面面对市委、市政府的这一决策表示了高度认可和赞同,并对全市的工业发展给予了很大关注和支持,已初步形成了人人关心工业、人人支持工业的良好环境。二是成功破解了一些难题。市直各部门和各金融单位围绕“工业强市”战略调整工作思路和重点,增强了服务工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想方设法破解各种难题和瓶颈制约。虽然国家宏观环境趋紧,但是,我市发展工业的小气候逐步升温。尤其是各金融单位,在支持工业发展,增加信贷规模的同时,先后成功化解了几个大企业的金融风险,贡献大,成效好。第1页共10页三是企业加快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全市企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大上工业、上大工业的号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上新项目、搬迁扩建、对外合作、拓展国外市场等,呈现出多年来少有的高昂发展激情和势头。现在看,我们确定的主要工业发展目标,包括市属工业“四年翻番”目标、50家骨干财源企业梯队发展目标等等,都有希望提前实现。恒升、永锋、恒源等一批百亿元企业有望形成,群山无峰的局面近年内将得以改变,*工业将进入一个快速膨胀、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现在这种良好的局面,还仅仅是个开始,我们固有的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经营效益差、财政贡献低等问题仍然很突出,尤其是在发展速度方面,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从1-9月份的各项指标看,在西部几个市,我市在发展上表现出几点不合谐现象:一是区位最优越,但发展最慢。几项大的指标的增幅我们都在全省排后几位,有的是末位。二是我们多年叫响“超常发展,跨越前进”的口号,却被别人超过了。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0.5%,低于全省平均增幅近4个百分点,全省倒数第一,泰安、滨州、菏泽增幅都在30%以上,聊城是25.2%;在总量上,聊城、菏泽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分别比我们多5000万元、9000万元,和泰安、滨州的差距则在进一步拉大,泰安比我们多19.4亿元,滨州比我们多10.2亿元,总量除比日照、莱芜多之外,排在倒数第三。三是我们gdp最高,但财力最小。我市地方财政收占gdp的比重只有3.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比全省占比最高的低个百分点。四是我们规模以上企业最多,但实力最小。目前我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453家,比泰安、滨州、聊城、菏泽都多出1000多家,但没有一家百亿企业。从产业上讲,无论是六大支柱产业,还是四大新兴产业,每个产业都还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规模,更谈不上集群效应。就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业来说,共有536家企业,仅占总数的21%,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三项主要指标占总量的比重分别只有19.5%、18.5%、17.3%;而规模最小的新能源产业,只有12家企业,仅占总数的0.37%,主营业务收入、利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