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开发利用家长资源的研究》研究报告采矿2011级《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调研报告采矿2011级2班李春友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班级:采矿工程2011级2班姓名:李春友学号:1141010212指导教师:朱学军采矿2011级《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调研报告采矿2011级2班李春友二零一四年十一月目录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1二、土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三、18亿亩耕地红线·······················2四、如何保护土地资源·······················3五、参考文献··························4采矿2011级《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调研报告采矿2011级2班李春友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11级采矿工程李春友摘要:严格守护18亿亩耕地的“红线”,要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长远战略入手.关键词:土地环境污染保护18亿亩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资源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不能出让的存在条第1页共5页件和再生产条件。首先,没有土地,人类就不能生存,就像人需要空气、水、阳光一样。第二,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第三,土地是人类生产关系中的核心关系。二、土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水土流失加剧在原有始植被的土地上,树木和荒草抵挡住了暴风骤雨的袭击,凋落的残枝败叶覆盖着整个地面,保护水土不易散失并提供给土壤微生物以丰富的食料,因而生物与土壤相辅相成,形成土地肥沃、生物繁茂的生态学景象。但是,土地开垦成农田以后,生态环境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稀疏的作物遮挡不住暴雨对土壤颗粒的冲击;缺少植被的裸露地表凭日晒风吹,从而损失掉它的水分和表层沃土;单调的作物又吸收走了土壤中的某些无机和有机肥料,并随收获被带出土壤生态系统以外。年复一年,不断减少着土地的肥力,导致土壤品质恶化。2、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它已影响到世界六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约有1/6的人生活在这些地区。中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XX省、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采矿2011级《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调研报告采矿2011级2班李春友龙江及西藏北部等省、自治区的全部或部分地区。荒漠化土地约占国土面积的1/3左右。在中国,因风蚀形成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超出全国耕地的总和。3、土壤污染由于工业排放废物直接污染农田土地,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品质下降。土壤受污染的途径很多:工业粉尘的沉降、废气交换、废水流入、废渣堆放等,都可以将废物输入土壤,这种趋势仍有增无减。造成土壤污染的直接原因,是现代农业对土地的压力。现代农业生产能力已经空前提高,这就意味着要从土壤中第2页共5页掠取更多的物质,对土地的冲击变得空前强烈。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维持土壤的生态平稳和维护土地资源,已经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困难的环境问题。三、18亿亩耕地红线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于闭幕当日晚间发布的会议公告九次提到食品安全,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还提出要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明确了到2020年解决三个“1亿人”城镇化的目标。严格守护18亿亩耕地的“红线”,要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长远战略入手.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一,随着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我国建设用地需求的惯性增长与其有效供给刚性制约的矛盾不断加剧,耕地保护的宏观目标与耕地建设占用人民利得财富的利益博弈局面仍未根本转变。其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