矸石山治理汇报[1]矸石山综合治理王振宇[摘要]。通过调查煤矸石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及对矸石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指出矸石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性,有针对性的给出治理方案和绿化措施,以达到边排边治的有效治理方法,使矸石山在三到五年之内有较大的改观。针对环境绿化问题,通过对植被的优化选择,使矸石山在五年之后绿化率达到75%以上。[关键字]:矸石山植被灭火灌木1前言: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包括岩石巷道掘进时产生的掘进矸石,采煤过程中从顶板、底板和夹在煤层中的岩石夹层里采出来的矸石,以及洗煤厂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洗矸石。伴随着采掘机械化的发展和煤层开采条件的逐渐恶化,煤矿多年开采之后,排出的矸石堆积如山,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其中所含的硫化物散发后会污染大气和水源,造成严重的后果。煤矸石中所含的黄铁矿(fes2)易被空气氧化,放出的热量可以促使煤矸石中所含煤炭风化以至自燃。煤矸石燃烧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和有害的烟雾,使附近居民慢性气管炎和气喘病患者增多,周围树木落叶,庄稼减产。矸石山受雨水冲刷,常使附近河流的河床淤积,河水受到污染。本文针对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某煤矿矸石山综合治理进行详细介绍。2矸石山概况、治理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据不完全统计,该矿2006-2010年年均产原煤约180万吨,现有西三矸石山、主井矸石山两座矸石场。其中主井矸石山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运行生产,其尾矿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产生了近200多万吨矸石,占地面积35000m2,堆积在工业广场对面的沟壑内。该矸石山在没有治理之前,晴天风起时,黑色粉尘满天飞扬,阴雨天后黑水四处流,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空第1页共3页气质量,污染了周边环境,还给矿上主井提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根据国家、省、市有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要求和该煤矿矸石山的地理特点及物质组成,遵循“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布局,加快建设”的方针,考虑到煤矸石自燃、风化和淋溶的必要条件,采用黄土和石灰乳混合注浆灭火、消矸护坡、黄土覆盖,复垦种植,导排雨水,大力推广采用新型环保材料(生态垫)的应用,对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置,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实现以害治害,变害为利的目的,取得双重环境和经济效益。-13.3.2初步整形、灭火和降温及喷洒杀菌剂根据该矿煤矸石山具体的地形情况,第一种是将坡面自上而下整理成反坡倾斜梯田,这样雨水冲刷、水土流失较轻,易于停水和保水;自上而下,施工方便,而且下一个梯田台阶不影响上一个已修好的梯田台阶;梯田的田面宽度为1~3m、反坡倾斜角度为2°~8°,梯田隔坡的水平间距为2~5m;整地后坡面坡度在30°以内。第二种是在煤矸石的坡体上,按行间距和坑间距各为2m,挖半径为50~100cm,深50~100cm的土坑,回填客土后用于种植。整地时有明显烟雾和明火的区域,采用含土壤的碱性浆液的注浆法,进行灭火和降温,使温度降至当地煤矸石的自燃临界温度,在整理好的煤矸石山表面喷洒杀菌剂,用量为每平方米治理面积喷洒1~4公升杀菌剂溶液,杀菌剂溶液浓度为0.3%~0.5%;3.3.3覆盖惰性材料及碾压、覆土和修建水土保持工程采用惰性材料对矸石山表面进行覆盖和碾压,惰性材料由碱性材料和土壤组成;先覆碱性材料,施用量根据酸碱中和原理或试验结果进行计算使其达到ph=6.0~8.0的目标值,再覆5~10cm的土壤;再选择适宜的碾压工具及其运行参数进行碾压,使惰性材料容重达到1.3~2.0g/cm3;对地形地貌进一步修整并覆盖当地适种土壤作为表土层,梯田田面覆盖厚度为30~50cm,同时修建水土保持和排水工程。3.3.4绿化种植及管理第2页共3页因矸石山的地温较高,所以在栽植和播种前,应适量灌水,以降低地温,防止根系脱水,提高发芽和成活率。灌木应选用两年以上生的幼苗,乔木应选用胸径在5cm以下的幼苗,常青树则以带土球栽植为佳,落叶乔木在栽植前或栽植后进行平茬,强剪等修剪手段,以提高成活率。种植时间以早春为最好。苗木尤其是落叶苗木必须在四月底前完成栽植;花、草于5~6月份播种(下雨前撒播)。另外,对于乔、灌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