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脱机成功率影响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脱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48例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护。两组均在入组时、第7天、第14天、第21天测定浅快呼吸指数(RVR)、氧合指数(Oxygenationindex=PaO2/FIO2),并计算两组的脱机成功率。结果:辨证施护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脱机成功率(均P<0.05)。结论:辨证施护有利于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患者的浅快呼吸指数,提高氧和指数,提高脱机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关键词辨证施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无创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是导致COPD患者住院最重要的原因,随着对呼吸衰竭病理生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无创呼吸机技术的不断改进,无创正压通气(no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IPPV)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加,在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成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2)以下至少符合其中2项:①中至重度呼吸困难,伴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并出现胸腹矛盾运动;②中至重度酸中毒(pH7.30—7.35);③高碳酸血症(PaCO245~60mmHg);④呼吸频率>25次/min。1.2.2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2)呼吸抑制或停止;心血管系统功能不稳定(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3)嗜睡、意识障碍;(4)不合作者、易误吸者(吞咽反射异常,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痰液黏稠或有大量气道分泌物;(5)近期曾行面部或胃食管手术头面部外伤;(6)固有的鼻咽部异常;(7)极度肥胖或严重的胃肠胀气。1.2.3病例选择:选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急诊内科病房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患者,按入院顺序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共25例,对照组共23例。试验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65.4±5.24)岁,RVR(155.2±4.91),氧合指数(247.23±32.66);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66.3±4.83)岁,RVR(154.2±5.32),氧合指数(250.55±31.7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RVR、APCHEⅡ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本研究全部病例均应用NIPPV中的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所有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适时选择无创机械通气,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通气模式和参数。1.2.1两组均采用呼吸衰竭及机械通气护理常规进行护理。1.2.2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护[3](1)痰热(浊)蕴肺证多为肺部感染加重所致。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喘息,动辄尤甚;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咳嗽痰多,痰黄或白,色暗;脉细数或滑。辨证施护如下:①病房宜温暖、向阳;②中药热服后加衣盖被出微汗解表,注意保持衣被干爽及保暖;③双黄连粉剂雾化吸入,翻身拍背以加强排痰;④按压肺俞、膏肓、丰隆、足三里,,3次/日15min/次;⑤艾灸足三里、三阴交、肺俞穴,2次/日,30min/次;⑥饮食宜清淡营养易消化,忌生冷、肥甘厚腻、辛辣香燥之品。(2)肺脾两虚证临床表现为气促、咳喘短气、张口抬肩;口唇青紫、爪甲紫绀;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形体消瘦,舌淡或紫,脉细。辨证施护如下;①中药(白芥子、生姜汁)敷贴肺俞、膏肓、中脘、足三里,12h/次,1次/周;②脘腹胀满者,予小茴香100克温熨中脘、气海、关元穴,1次/日,30min/次;③进食山药薏米百合粥,3次/日,100ml/次。(3)阳虚水泛证为脾肾阳虚所致多伴有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为心悸咳喘、颜面、四肢浮肿,食欲不振,怕冷,尿少,苔白滑,脉沉细。辨证施护如下:①红参30克,水煎至50ml,分两次温服,1次/日;②艾灸肾俞、肺俞、膏肓、足三里,1次/日,30min/次;③按压足底涌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