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直接排向长江武汉市40万人的健康受到威胁污水直接排向长江,排污口距下游的武钢供水厂取水口只有近3公里的距离,直接威胁着青山区40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武汉青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污染害民的调查日前,本报收到署名为“武汉市青山区红卫路地区3325名群众”的群众来信。信中说,武汉青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武汉硫酸厂)从建厂以来,生产排放的污染物对空气和水源造成了严重污染,附近地区居民深受其害。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向相关部门反映却没有效果。特别是近几年,因该厂污染环境而导致附近居民慢性中毒和致癌而饱受折磨甚至死亡的群众愈来愈多,他们已不堪忍受,觉得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换换气都是一种奢望记者找到了这家位于青山区临江大道862号的硫酸厂。记者看到,该厂周围是一片闹市区,硫酸厂与附近居民点的最近距离仅为三五十米。住在八大家一村九号的廖太婆告诉记者,她今年75岁,在这里已经住了40几年了,从硫酸厂建厂以来,就一直受着该厂所排放的烟尘和硫酸味的煎熬,特别让人不能忍受的是,硫酸厂通过与他们房屋相邻的一条数公里长的明沟排放污水,而且这种污水的温度很高,像水蒸汽一样向周围散放着一阵阵热浪和雾气。记者又来到与该厂毗邻而居的国家重点学府之一武汉科技大学,在这个高级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师生们对这个问题表示出了更大的关注。“我们全家五口人,到现在竟有四个都患上了支气管炎,这都是硫酸厂惹的祸。你不知道,平时我们想把窗户打开换一换气都是一种奢望。在一个人口这么密集的地方建硫酸厂,我们能受得了吗?”退休老教授梁兆麟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硫酸厂刚开工时污染就很厉害了,当时我住在厂旁边,附近的树木以及花草都枯死了,我自己种的菜也逐渐发黄,最后死了。近几年污染就更厉害了,而学校教职员工生病人数越来越多,今年上半年,学校附近居民就死了6、7个。硫酸厂离居民区太近了,你能说居民的相继死亡与它一点关系都没有吗?”今年已经72岁的武汉科技大学退休教授闻传信表示了他的不满。“由于空气和水长期被污染,因慢性中毒和致癌而饱受折磨甚至死亡的群众愈来愈多。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决不罢休”,旁边的师生们甚至开始愤怒了。慢性中毒人数急剧攀升据记者了解,武汉市硫酸厂是一家以生产硫酸为主的化工企业,还生产硫酸二甲酯、液体二氯化硫、亚硫酸氢铵等系列产品。硫酸二甲酯产品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剧毒,其蒸汽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记者找到了全国模范教师、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科技大学知名教授李锐锋,她和该校退休处的几位同志告诉记者,由于长期受硫酸厂排放污染物质的毒害,红卫路地区广大群众受慢性中毒和致癌的人数不断增加,近年仅该校因此患癌症的人数就十分惊人,接着,向记者出示了一份详细记录着该校患癌病人的名单。记者在两张纸上看到,密密麻麻的名单中病患人数竟然达到了52人,而患病的种类包括肝、肺、胃、脑、食道等多达八种。居民们反映,该厂排放的废水对附近居民和长江水污染很大。记者在与居民房屋相邻且几乎与临江大道平行的一条明沟看到,在这条一米多宽的沟里,滚滚翻腾着一种深红色的液体,让人不敢靠近,而且据当地居民讲,这种污水有时还伴有很浓的硫酸味。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污水直接排向长江,排污口距下游的武钢供水厂取水口只有近3公里的距离,直接威胁着青山区40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更为严重的是,该厂曾发生过二氧化硫泄露的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数十名居民中毒,家畜大量死亡,大片的蔬菜和树木受损。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的李副部长告诉记者,该校教职员工对硫酸厂污染扰民的问题一直非常关注,通过各种途径向有关部门作了反映,但至今仍没解决。蹊跷的“监测报告”武汉硫酸厂办公室主任李女士告诉记者,该公司一直重视环境治理,公司的污水治理、尾气吸收已在1999年通过市环保局“一控双达标”验收合格,并于2000年由市政府授予“一控双达标工作先进集体”,并曾被评为武汉市“环境保护先进企业”。她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没有盖公章的标名为青山区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报告,报告结论为“武汉市硫酸厂环境空气质量各测点二氧化硫、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