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中女性人物的写作特点评析摘要:十九世纪后半期,奥尔科特写成的长篇小说《小妇人》是美国女性文学领域的杰出作品之一。这部小说的故事线索是马奇先生一家以及四个女儿的感情故事,作者借助文中刻画的打破社会束缚的女性形象,表明了自己所认为的“新女性”。本文重点解读这部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写作特征。关键词:《小妇人》;女性;人物《小妇人》是奥尔科特根据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生活经历为题材的“自传体”小说。它详细地叙述了马奇家四姐妹的成长过程。小说以家庭生活为描写对象,再以家庭成员的感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马奇一家四姐妹生活的一个和谐的家庭。尽管她们的理想和命运不尽相同,可是她们都自强自立。大姐梅格是一位贤妻良母。二姐乔开朗豁达、独立自尊爱家顾家,喜欢写作。三妹贝丝性格内向,喜欢音乐,不幸英年早逝。四妹艾美是典型的淑女,注重体态举止,有很强的审美能力。她们的母亲是家庭支柱,注重子女教育,培养她们不趋附金钱权势和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虽然家境贫寒,但在可能条件下,还要去帮助更为困难的人。《小妇人》用朴实无华的写实手法把马奇家四姐妹的命运展现在读者面前,它不断的提醒人们:我们要过的生活其实十分简单,简单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马奇家四姐妹对自立权利的追求及她们对家庭的忠诚眷顾的描写,使故事熠熠生辉,情节生动感人。马奇家四姐妹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想的憧憬,对生活的感悟,贯穿全篇。作者以自己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写作的源泉并从熟悉的环境中提炼素材,塑造人物。马奇家的女人各个都是艺术家。乔写作,艾美绘画,贝思弹琴,梅格写剧本、演出、管理家务,母亲谆谆善诱,营造了一种有威信、异常活跃而又自律的生活气氛。在人物塑造方面,作者将四姐妹的形象用现实直接的手法,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四姐妹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特征由前文可知,尽管四姐妹拥有许多共同的特质、爱好、兴趣,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个性,对四姐妹各自的性格,小说也做了充分描写。例如,天性聪慧善良的梅格,对于与人交流相处充满兴趣,艾米在此方面与梅格有些相似,但是她们的人生追求却并不相同,梅格可以为了爱情而甘愿忍受清贫困苦的生活,而艾米却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梅格相比于艾米来说总是稍显被动,对于某些事情不去积极争取,而对于那些自认为重要的东西却又能不计后果地努力去把握。艾米从来都不会放弃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从不懦弱并一往无前地坚持下去。尽管四姐妹都有进步的思想并为之有一定的行动,但社会上诸多环境的种种限制,她们不可避免地对男性有一定的依赖甚至恐惧。社会的传统观念犹如一道无形的枷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她们的观念和行为。作为四姐妹的母亲,马其太太一直以一个优秀的新时代女性来影响她们。可以说正因为如此才促成了四姐妹的女性主义观念和性格。但同样马其太太也不能摆脱社会的传统观念,她的目标一直都是成为一个贤妻良母。在强烈的社会特征下,四姐妹以及她们的母亲马奇太太相互之间交错的话语和行为,更加凸显了女性主义的重要意义,要以此来改变失衡的社会现状,为争取广大女性利益做出一个好的榜样。二、自由平等的女性观念兴起于18世纪的自由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法律的不平等使得婚姻制度的婚姻关系犹如主人与奴隶的关系。婚姻契约必须经由当事人同意,在平等的条件下订定共同生活的方式。对此,受到自由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路易莎对爱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她看来,新女性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唯唯诺诺,遵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家庭妇女,而是与丈夫在精神和物质上完全平等的个人。受独立自主女性意识的影响,路易莎在描绘马奇家二女儿乔的时候便赋予了她不甘示弱、自强不息的女性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讲,乔偏离了女性特质,她不喜欢洋娃娃,更不喜欢具有女性化的一切事物,性格刚烈豪爽,不贪图便宜,她说“我可不喜欢受人恩赐,我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就像个奴隶。我宁可自力更生,完全地独立”。乔并没有被动地接受当时男权社会赋予她的身份地位,而是打破常规,通过写作让自己的灵魂在束缚中得以释放。作者笔下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