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刑法,刑事责任的概念篇一:刑法的概念与分类第一节刑法的概念与分类一.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的法律标准的总和。二.刑法的根本特征依照宪法,制定刑法。刑法是宪法之下的根本法,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以最具痛苦性的制裁手段——刑罚去惩处犯罪、保护社会民法——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行政法——拥有国家行政权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关系刑法——涉及各种社会关系,涉及许多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1)刑法作为整个法律标准体系有效性的最后保障而存在(2)只有当民事、行政法律缺乏以制止某种危害行为以保护重要利益时,立法者才考虑动用刑法三.刑法的分类(一)广义刑法、狭义刑法1.广义刑法: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单行刑法: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公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法律后果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附属刑法:附带规定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罪刑标准2.狭义刑法:即刑法典(二)一般刑法、特别刑法1.一般刑法:在一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刑法标准的总称2.特别刑法:适用于特别的人、特别时间、特别地域或者特定事项的刑法(三)方式刑法、本质刑法1.方式刑法:从名称(方式)上就能够明白其属于刑法范围的法律2.本质刑法:名称上看不出是刑法但其内容规定有犯罪、刑罚的法律(四)国内刑法、国际刑法第二节刑法的性质与任务一、刑法的性质(同之前“刑法的特征”)独立性、严峻性、广泛性、补充性二、刑法的任务保护法益——国家、社会、个人的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个人利益三种利益,谁居于首位?2.章:两编之下的单位总那么分为五章;分那么分为十章,规定了十类犯罪3.节:章之下的单位4.条:刑法标准的根本单位我国刑法共452条,总那么101条,分那么351条。不受编、章、节限制,用统一的顺序号5.款:标志是另起一段6.项:另起一段且用括号内的号码编写7.段:学理上关于同一款中不同层次意思的称谓(二)广义的刑法体系:以刑法典为核心由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及国际刑法组成的刑法标准体系第二章刑法的根本原那么第一节罪刑法定原那么一、罪刑法定原那么的思想根底“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分”1997年《刑法》第3条:“法律明文定为犯罪行为的,按照法律定罪处分;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二、罪刑法定原那么的详细内容(一)核心原那么核心含义是:犯罪与刑罚由法律明确规定1.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2.明确性原那么:关于犯罪、刑罚及其互相关系的规定应当清晰明确(二)派生原那么1.禁止事后法:刑法必须是适用于将来且非溯及既往的,刑法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3.禁止习惯法:刑法应以制定法为依照,习惯和判例不是刑法的渊源4.禁止不定(期)刑:法定刑必须有特定刑罚品种(刑种)与特定的刑罚幅度(刑度)第二节平等适用刑法原那么一、平等适用刑法原那么的含义及思想根底第4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同意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二、平等适用刑法原那么的根本内容与详细实现1.任何人犯罪,都应遭到法律的追查第三节罪行相习惯原那么二、罪行相习惯原那么的根本内容《刑法》第5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习惯。”通过以刑事责任为中介,建立“罪—责—刑”构造,即犯罪直截了当决定刑事责任的轻重刑事责任轻重决定刑罚的轻重刑事责任是国家对犯罪行为的否认性评价罪行大小与刑罚轻重相习惯,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罪刑相称,罚当其罪(一)刑罚与罪质相习惯(二)刑罚与犯罪情节相习惯(三)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习惯三、罪刑相习惯原那么的表现特点通过刑罚的制定(制刑)、刑罚的适用(量刑)、刑罚的执行三个环节实现制刑:建立刑罚体系和规定各种详细犯罪的法定刑量刑:在认定犯罪性质及其法定刑的根底上,依案件情节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的不同,实行区别对待的方针行刑:使受刑人接受改造,消除其再犯罪的可能性,并对社会起一般预防作用第三章刑法的效力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一、刑法的空间效力概述含义:刑法在什么地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