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严以律己严守政治规矩研讨发言稿在“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专题研讨会议上的发言习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指明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对领导干部而言,尤其要以“严以律己”作为立身之本、为政之基。严以律己检验着严以修身成效,也只有严以律己,才能严以用权,律己不严,不仅自己身败名裂,更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严以律己,就是要将“三严三实”作为做人为官的内在自觉和行动标准,作为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经常斩切萌生的私心杂念,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下面,按照市委关于开展“严以律己”专题学习研讨的安排,在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和参观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一主题,与大家共同研讨交流几点体会,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要以“严以律己”筑思想之基通过学习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会议和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我对如何“严以律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更深刻认识到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指导性和严肃性。“七个有之”和“五个必须”的提出是以正反两面镜子的形式,简明扼要地阐释了共产党人的纪律和规矩,可以说是入木三分、发人深省,让律己的“严”有了明确的框架,也为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立了标杆。榜样作为先进典型,是看得见的哲理,往往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反面典型也同样富有生动的教育价值,能够取得深刻的教育效果。首先,以先进典型为标杆,可以知崇高,重在找差距。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等先进典型以身载道、以行示范,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与价值信念,生动彰显了“五个必须”的内涵和外延。以他们为镜,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能够照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照出努力的方向和路径。以他们为标杆,不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提升完善自第1页共4页己,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三严三实”的要求方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可以明底线,重在找问题。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令人震惊,天津“8·1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一系列被追责的官员让人警醒。“七个有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从理想信念、纪律规矩、党性原则、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方面,抛弃了为官从政的基本底线,放松了“严于律己”的内心规约,由此逐渐滑入腐败的深渊。把他们作为反面教材,通过专题研讨剖析根源,认清危害,才能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进而强化问题导向,对照检查有没有突破底线、不守规矩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防微杜渐,不断净化革新。第三,以两面镜子为参照,可以严律己,重在行立改。面对两面镜子,如果秉持“他是他、我是我”的态度,缺乏自我审视,不作换位思考,再深刻的典型也会失去应有的力量。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和工作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思想和灵魂就会受到深刻触动,就有改变的行动自觉。意识到反面典型的违纪违法始于失规失范,就要严守纪律和规矩,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心灵深处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权力、敬畏责任。这种立行立改、用行动说话的作风,正是“三严三实”精神的要义所在,也是严于律己扎根在思想之中的明确体现。二、要以“严以律己”查问题之源在新形势、新常态下的严以律己,应该是一个不断反省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需要始终以先进为榜样、以楷模为标杆,发现自己的缺点,认识自己的短处,日日扫除心灵的杂草,才能做到慎独、慎初、慎微,自身才能过得硬,才能保证始终遵守政治规矩和纪律。通过认真查摆,自身不严不实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精神缺钙,自身修养欠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够积极,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没有用榜样和楷模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二是,在学习上存在蜻蜓点水、不求甚解的第2页共4页现象。致使出现处理一些问题对政策法规不能运用自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谋划一些工作时看得不够远、新问题的处理上还延续了老方法等情况。三是,工作中存在急躁情绪,基层调研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