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会工作回顾及工作计划(县)20*年,我县各级工会组织在县委和市总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切实履行工会职责,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创新精神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工会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为推进我县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先后荣获省组部和省总工会颁发的三级联创先进县市区工会和全国安康杯先进组织单位,使我县工会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一、加大组建,进展迅速今年,我们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工作会议和全县工青妇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县形成了建会工作的舆论氛围,并对工会组建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从而形成了“领导重视、人员到位、任务明确”的工作格局,保证了工会的组织建设和活动的开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好巩固、整顿的同时,通过挖潜组建、排查组建、跟踪企业开业组建,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全年新发展组织120家,会员13000名,确保规模企业建会不留空白。并按照“三同时”要求,在组建工会时,同步建立女工委、经审委、劳动争议调解等组织。截止目前,全县基层工会达2238个,非公企业工会2*0个,职工112454人,会员109304人。二、送影下企,服务基层积极参加在全县机关中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发动、分析评议、整改提高等三个阶段,把先进性教育贯穿于工作始终。结合我会工作实际,把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服务基层职工紧密联系起来。针对全县企业外来人员居多、业余生活单调等现状,拨出专款,组织3支电影放映队,为基层职工群众送上百部各类题材的影片,已巡回放映300场,观看职工数达6万多人。通过电影这一宣传教育阵地,紧扣先进性教育主题,深入开展《工会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营造遵章守法的氛围,提高职工的法制意识,努力第1页共6页构建安全和谐社会,使职工知法、懂法、守法。三、“说法行动”,全面铺开为大力宣传和普及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法律知识,提高全县职工依法维权的能力,在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及时得到法律上的指导和帮助,为他们分忧解难。上半年,由XX县区总工会牵头,组织由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会及司法局业务骨干等组成的法制讲师团一行10人,在全县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地,就《工会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XX省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对企业主和广大职工进行宣传与讲解。截止10月底,共进行了110多场次,举办36次展览,展出10块图文并茂、制作精美的展板。受理民事诉讼、仲裁代书20起,接待下岗、失业职工100人次,求职登记28人次,提供法律咨询3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宣传小册子1500本,救助特困职工50户,(每人每月补助150—200元),救助病残或因突发事故致贫的困难职工12户,合计救助资金近8万元左右,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法制讲师团还对全县50多家规模企业的100多名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了《合同法》、《企业安全生产法》等法律的专题培训,引导企业主把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个人富裕与全体职工共同富裕相结合,遵循市场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相结合。经过培训,大大提高了企业主的整体素质,促进了我县企业的健康发展。四、实施“三力”工程,发挥工会作用1、实施“动力”工程,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我们把工会工作置于县委的领导下,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工会各项工作中,经常主动地向县委汇报工作,得到县委的重视和支持,从而把工会工作纳入全局;加强了与县政府的联系、沟通,赢得了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工会不能唱“独角戏”,还需要发挥基层工会主席维权桥头堡的作用。今年,我会出台政策,对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而被企业主解雇的工会主席,县总工会免费为其介绍职业,并发放二个月的基本生活费,激发广大基层工会干部的维权热情和第2页共6页为职工说话办事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2、实施“活力”工程,职工素质大大增强。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