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妹文》译文、原文、翻译对照篇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祭妹文》——袁枚(清)全译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祭妹文》——袁枚(清)全译文【译文】乾隆三十二年冬天,葬三妹素文在上元的羊山上,并以文章来奠祭说:唉呀!你生在浙江却葬在此地,离我们的家乡七百里了。当时你尽管得梦梦想,岂知这里竟是你埋骨所在呢?你由于坚守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嫁了一个品德败坏的丈夫而被遗弃,以致陷在孤苦失意的境地,尽管这是命中注定,上天的安排;然而连累你到这种地步,也未尝不是我的过错我幼年时跟从教师授习经书,你同我并肩而坐,爱听那些古人的节义故事;一旦长大成人你居然亲身实践。唉!假使你不明白得经书,也许未必会象如此苦守贞节。我捉蟋蟀,你张开双臂出现在捉虫的地点;寒冬蟋蟀死了,同到埋葬蟋蟀的地点。今天我收殓你的尸体安葬你,而当年的种种情景,犹历历在目。我九岁时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双髻(将头发挽束在两耳上方),披了一件细绢单衣进来,共同复习《缁衣》(《诗经·郑风》中的名篇)一章。刚好教师开门进来,听到两个小孩琅琅的读书声,不禁微笑起来,连声赞美。这是七月十五日的事情。你在墓地,一定还清晰记得。我成年后(二十岁后)去广东,你拉着我的衣裳悲伤痛哭。过了三年,我考中进士衣锦还乡,你从东厢房扶着长桌出来,一家人瞪大眼睛打量而笑,记不得当时话是从哪里说起,大概是说了些在京城考进士的通过情况,报信人来得早晚等等吧。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尽管已经成为过去,但只要我一天不死,就一天也不能忘却。往事堆积在我心胸,想起来心头悲伤得透不过气。它们像影子一样明晰可数,然而想把往日的情景回忆得再详细、形象些,它们却转尔消逝了。我懊悔当时没有把孩提时期的情状,一条条详尽罗列记存下来。然而你已不在人间了那么即便光阴能够倒流回去,孩提时代能够重新来过,也没有人来为它们对照证明的了。你(因不堪丈夫欺侮)与高家断绝关系后回到娘家,堂上老母(章氏),依仗你的照料扶持;家中的文书事务,期待你去办理。我曾经以为妇女中特别少明白经书要义、熟悉雅训典故的人。你嫂嫂并非不够柔顺,但在这方面稍有欠缺。因而自从你回家后,尽管我为你而悲伤,对我本人来说却特别欢乐。我又比你年长四岁,或许像世间通常那样年长的先死那就能够将身后之事托付给你,却没有想到你比我先离开人世。前些年我生了病,你整夜探咨询病情,减轻一分就欢乐,加重一分就担忧。后来尽管我的病情稍有好转,但仍半卧半坐,感到没有什么好取乐消遣;你来到我的床前,讲一些街头巷尾流传的小说或非正式的史书、使人好笑和使人惊奇的故事,给我带来一些欢乐。唉呀!自今以后,我假设再有病痛,教我从哪里去呼唤你呢?473《狱中杂记》——方苞(清)【译文】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三月,我被关在(直隶于)刑部的监狱里,看到死后从监狱墙下开的洞口被拖出去的犯人,每天有三、四个。有位曾任过洪洞县令的杜君,站起说:“这是发生了瘟疫。现在天时正常,死的人还不多,往年多到每天要死十几个。”我咨询他缘故,杜君说:“这种疾病特别容易传染,得了瘟疫的人,即便是他的亲属,也不敢陪伴他同卧同起。而狱中设立了四个老监,每个老监管五个牢房。狱中管制囚犯的差役住在正中那间。他在前面墙上开一个窗户照明,房顶开一个天窗通气。两旁四间那么没有窗户,但是关押的犯人常常多达二百多个。每到晚上落锁,犯人的大小便都拉在牢里,(臭气)与食品的气味相混杂。接着,到了寒冬,贫穷的犯人就睡在地上,春天一到,特别少不生病的。狱中老规矩,黎明开锁。到了半夜,活人和死人首脚相接而睡,没有方法回避。如此得传染病的人就多了。令人惊奇的是,那些明火执仗抢劫的人、惯偷、杀人要犯,却体质强壮,精力旺盛,被传染上疾病的十个中不到一、二个,或者染病后随即就痊愈了。那些接连死去的,都是因轻罪而入狱的人,以及被牵连入狱前来作证的,按照法律治不了罪的。”我说:“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为什么刑部监狱关押的犯人如此之多?”杜君说:“近年打官司,案情较重的,京兆狱和五城御史衙门都不敢擅自判决;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