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方案依托国家电子政务专网,建立全国联网、上下贯穿的全国退伍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综合信息大数据平台,为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为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加强退伍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和工作运行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退伍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奠定基础。为做好为烈属、军属和退伍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悬挂光荣牌工作,切实摸清底数,精确服务退伍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结合既有数据信息,对全面做好退伍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提出如下方案。一、工作目的本次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目的是为彻底摸清退伍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底数并建立健全服务对象档案和数据库,加强退伍军人工作数据调查分析,积极探索大数据在退伍军人工作中的开发和应用,切实扎实退伍军人工作基础。此外,拟结合信息采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会同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镇建设部、国家记录局、医疗保障局、信访局以及中央组织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国防动员部等军地有关单位,通过数据交又比对等方式建立退伍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互联网十”退伍军人管理、服务、保障等体系建设,依托国家电子政务专网,建立全国联网、上下贯穿的全国退伍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综合信息大数据平台,为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为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加强退伍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和工作运行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退伍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奠定基础。二、采集对象本次信息采集对象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栖牲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眷等退伍军人事务部门服务管理釣所有有关人员,包括;(一)退伍军官、退伍士兵、退伍红军老战士、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老复员军人、无军籍离休干部、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二)烈士遗属(含建国前错杀后被平反人员子女)、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眷。(三)享有国家抚恤的伤残民兵民工三、采集内容信息采集的重要内容包括各类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生活状况、享有待遇、近期照片等重要信崽,涵盖户籍、救济、社保、医保、住房、抚恤优待、服役及安顿状况、重要诉求等多项信息,全面反应各类对象的综合状况。按照对象类别分别设计对应的信息采集项目和表格,将需采集内容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现,以便于采集人员填写。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政治面貌、入伍(参与工作)时间、退伍(离休退休)时间、服役期间身份(军官、士官、义务兵)、服役部队、服役期间编号以及户籍等信息。2.生活状况。包括退伍安顿方式(安排工作、自主择业、自主就业、自谋职业)、现就业状态(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公益性岗位、个体、无业、下岗、离退休、务农)及工作单位名称、住房状况(有无仨房、住房性质、面积)。3.享有待遇。包括享有国家抚恤和补助、社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社会救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助等。4.重要诉求。包括本人反应的详细问题、存在的困难等。四、采集方式本次采集信息项目和內容较多,工程量较大,为保证采集效率和采集工作精确性,必须设计运用科学的采集措施和先进的采集技术。信息采集工作坚持全面规范、严谨细致、自主申报、交叉比对、分级负责、属地贯彻的原则,采用如下方式进行:1.横向共享信息数据。请公安部共享并提供全国户籍管理系统、国家人口基础数据库中曾服兵役人员信息状况;请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国防动员部共享并提供全国退伍军人服役信息状况。根据两者数据提供状况,与退伍军人事务部既有数据进行充足融合,依托既有的全国优抚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本次信息采集综合平台,向各地分级授权,将各地既有数据采集终端设备植入初始数据,作为采集工作基础数据,大幅臧轻基层人员采集工作量并提高采集效率和精确率。2.运用既有资源采集完善数据。以县为单位,政府统筹负责,各级退伍军人事务、民政部门通过既有信息采集设备采集、手工录入补充、签字确认相结合的方式,以系统的基础数据库为依托,结合对象个人申报信息,采集、补充完善信息数据。采集工作拟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