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向深度进军中国旅游发展25年,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发展态势,对我们来说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新的问题,这就是如何向深度进军。一、什么叫向深度进军或者说什么叫做旅游的深度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追求质量型、效益型的发展。当然,数量型发展是基础,没有数量也谈不上质量效益,所以这里有一个相关关系。在目前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相应规模的情况之下,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如何追求向质量型、效益型的发展,这就是一个向深度进军的总体概念,如果展开一点至少涉及到四个方面的转向。第一个方面的转向就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旅游者的体验应该从表面转向深入。多年以来我们都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体的旅游方式,旅游者也多数都是参加团队进行观光活动。这样一个过程一般来说是发展早期阶段,旅游者的活动比较单调,参观的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是严格的说活动内容并不是很丰富,所以基本上局限于表面。这样一个状态的典型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旅游者,八九十年代的台湾旅游者和90年代以后的大陆旅游者。走到哪个地方,导游一招小旗子下车,这地方不错,大家马上排队照相,照完相小旗子一招上车,跑了很多地方急匆匆,你问他对这个地方印象怎么样?他说对不起,我得看照片,除了看照片他对这个地方没有其他的印象,这就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表面性的体验。之所以旅游者产生这样的活动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旅游者本身不成熟,缺少经验。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在经营方面比较单一,提供了单一的产品。所以进一步旅游者也要求从表面性的体验转向深入性的体验,这是一个发展的趋势,也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市场的态势。第二个方面是旅游消费要从平面向立体转向。由于是一个表面的观光性的体验过程,所以在消费方面必然是一个平面性的消费。这样就使得消费途径比较单一,消费总额人均花费并不高,这也是中国旅游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很多很好的资源、很好的产品只是一个平面消费,还没有转向一个深入消费、立体消费。比如三峡大坝,一开始大家感觉三峡大坝在旅游方面如何利用呢?就是去参观一下,如果只是参观一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平面消费,所以我在三峡提了一个观点,就是要立体消费三峡大坝。所谓立体消费三峡大坝,不但要看大坝工程,而且要努力的深入多看一点东西。比如在发电厂房里边开辟出一条通道来,让旅游者参观;再比如三峡大坝的泄洪、排沙非常之壮观,能不能多看一看;同时不仅是要在大坝上看大坝,还要到山顶上去看大坝,这是一个空间方面的立体消费。还有一个时间方面的立体消费,除了白天看之外,晚上能不能看,除了看大坝本身之外,船闸过船能不能看,实际上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展开,这就达到了一个立体消费。由于有了这样一个立体消费,消费机会自然就增加了,消费时间也就延长了。最终使旅游者从一个平面转向一个立体。第三个方面是旅游经营要从单一向综合转向。就是说我们要从单一的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甚至是直接为观光的这样的一个旅游经济模式转向一个综合型的旅游经济模式,也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使旅游的拉动力量越来越大,使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各个方面都产生完全性的作用,综合性作用要想发挥,就必须得是一个综合性的经营模式。这也就意味着对我们各类旅游企业在经营方面都提出了深层次的挑战。第四个方面是旅游运作要从本位向合作转向。尤其是要突破行政区划本身的限制,要按照旅游自身的发展模式,按照旅游者的需求从市场方向出发来研究区域合作和区域共同发展的问题。按照这样四个转向,最终是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的发展。这就是对旅游深度发展这个概念的总体把握。这个题目是个新题目,哪些是普遍性的问题,哪些是特殊性的问题,哪些是个别性的问题,需要研究清楚。现在存在的更多的是普遍性的问题,特殊性和个别性的问题只是在技术层面上存在,而在总体发展上并不突出。二、从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旅游业的深度发展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此,必须认真研究方方面面的,要认识深度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一是从旅游发展的长远目标来说,需要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在1999年,国家旅游局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