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篇一: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YUNNANINSTITUTEOFTECHNOLOGYamp;INFORMATION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应用技术学部园艺系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应用技术学部园艺技术专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时】68学时【学分】4学分【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课程性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变化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一门根底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结实掌握原子分子构造、元素周期律、氧化复原反响和四大平衡等有关的化学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教学要求):由该课程的地位、性质、教学目的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所决定,在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作业、答疑为辅。本课程计2学分,68学时,学时分配如下:【】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学习目的要求1.纯熟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概念及溶液组成的常用方法;2.掌握溶液组成不同表示方法间的换算;3.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在本专业中的应用。二、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分散系第二节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物质的量及其导出量;2.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3.几种溶液浓度表示方法间的转换;4.等物质的量规那么。第三节稀溶液的依数性1.溶液的蒸汽压下降;2.溶液的沸点升高;3.溶液的凝固点下降;4.溶液的浸透压。三、课堂讨论题例1-1、1-2、1-3、1-4、1-5、1-6。四、课外作业选题习题p19:1、2、3、4、5、6、7、8、9、10、11、12。第二章电解质溶液一、学习目的要求1.纯熟掌握一些根本概念,Ki、pH、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和缓冲溶液等;2.掌握一元弱酸、弱碱溶液值的计算方法;3.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pH值的计算、缓冲原理;4.掌握盐类水解的原理及水解平衡的挪动;5.纯熟掌握平衡常数的概念及有关计算;6.掌握平衡挪动的原理。二、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化学平衡及其挪动1.化学反响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2.平衡常数及其意义;3.化学平衡的挪动。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3.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4.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第三节缓冲溶液1.缓冲溶液的组成及缓冲溶液;2.缓冲溶液Phd的计算;3.缓冲溶液的配制。第四节盐类的水解1.盐的水解平衡和溶液的酸碱度;2.妨碍盐类水解的要素。三、课堂讨论题例2-1、2-2、2-3、2-4、2-5、2-6、2-7、2-8、2-9、2-10。四、课外作业选题习题p47:3、4、6、7、8、9、10。第三章沉淀溶解平衡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溶度积常数的概念;2.掌握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3.用溶度积原理推断沉淀溶解平衡挪动的方向;4.掌握沉淀的生成过程与沉淀溶解的方式。二、主要教学内容1、第一节溶度积原理1.溶度积常数;2.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3.溶度积规那么。第二节沉淀的生成和溶解1.沉淀的生成;2.沉淀的溶解。三、课堂讨论题例2-11、2-12、2-13。四、课外作业选题习题p48:9。第四章氧化复原反响一、学习目的要求1.纯熟掌握氧化数、氧化复原反响的功能根本概念;2.掌握电极电势的概念;3.掌握电极电势在推断氧化复原反响进展方向、次序方面的应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氧化复原反响的根本概念1.氧化数;2.氧化与复原;3.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配平。篇二: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与课程简介课程号:061B0450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周学时:4-0学分:4课程类别:大类课程预修课程:面向对象:理、工、农、医近化类专业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和老师课后指导相结合完成该课程的全部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讨论课与习题课为辅,同时采纳多媒体和网络课堂等辅助教学手段,并以课外辅导答疑等形式完成教学工作。教学目的与根本要求:介绍现代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根底理论和根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有关化学咨询题的才能,为学习后续化学课程及其他根底课和专业课打好根底。要求掌握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近代物质构造理论、溶液化学平衡、电化学等根底知识;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的根本概念、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和电位分析等常用的仪器分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