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沙畈水库水质的调查研究报告》XX省的水质调查报告第一部分:研究方案一研究课题:XX省的水质调查二指导老师:郑辉成三课题小组成员:王庭光许振昂陈益敏王培诚李茂文组长:王庭光四研究目的:(1)了解我省的水质状况,更好的保护我省的水质及提高人们的意识(2)融合所学的课内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五研究方法:(1)上网查找(2)访问六成员分工:组长:王庭光主要工作:组织成员进行调查及探讨问题副组长:陈益敏主要工作:整理资料,篇写研究报告秘书:李茂文主要工作:记录会议内容,管理财务成员:王培诚、许振昂主要工作:上网查找资料,访问相关人员七活动计划:第11周;讨论并安排活动计划第12周;采访难渡江东山河段部分居民及查阅相关资料第13周;整理资料第14周;撰写报告八活动口号:认真对待重在参与九撰写报告以撰写报告的形式在班里、校园、博客公开展示探究结果第二部分:研究过程4月26日,我们开始讨论如何展开课题研究,并进行定向及安排整个开展过程。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防止拖延时间。5月2——3日,我们沿南渡江东山段走访,并才访了当地的一些居民关于近年来河水的变化情况及他们的日常生活用水的处理方法。5月4——5日,我们组的成员来到镇上的网吧,查阅相关资料。第1页共5页5月10日起,我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及走访的见闻整理好,接着开始撰写报告。第三部分:探究结果根据各组员调查与实践所得材料,我们大致总结如下:(一)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难度江的主要污染物。难度江流域每年接纳工业、生活、养殖等废水3353万吨。白沙、屯昌、定安、XX县区城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难度江,仅XX县区每天就有2.6万吨生活污水超标向难度江排放。XX市2004年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24亿吨。其中,废水占60.5%,生活污水占39.5%。定城镇共有5万多人,每天产生6000多吨生活污水,通过7个生活污水排放口直接排入南渡江。据了解,这些排污口离海口龙塘取水点才20公里左右。近年来,我省的水质状况不断恶化,许多地方的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就连我省第一大河的发源地白沙都受到了污染,那里的人们喝不上卫生的水,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二)为了了解我省的水质状况,我们组调查了有关于难度江,万泉河,昌化江,以及各个水库及分流,地下水,及沿海水质。2004年我省水环境质量总体继续保持良好。82.5%的监测河段、87.5%的监测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可作为饮用水源的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河流、湖库水质总体比2003年有所下降。近岸海域水质以一、二类为主,地下水质优良。但部分地表水体存在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城市附近的局部海域和部分养殖中区海域受到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的污染。河流水质总体比2003年有所下降。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ii类标准的监测断面占61.9%,iii类、v类水质断面分别占20.6%、12.7%和4.8%。iv、v类水质主要分布在部分中小河流、南渡江的中小河流的局部和段,以城镇河段居多;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养量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2004年因降雨偏少、干旱、水体稀释及自净能力下降,部分河段水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i类、ii类水质河段比2003年降低9个百分点。第2页共5页南渡江水质总体较2003年略有下降。干流所有监测河段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以ii类水质为主;主要支流龙州河水质达ii类标准,海甸溪水质为iv类。万泉河干流水质较2003年相当,所有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ii类标准。昌化江水质总体与2003年相当,干流75%的监测河段水质达ii类标准,25%为iii类水质,主要支流南圣河和什运河所有监测河段水质均达到ii类标准。中小河流水质比2003年有所下降。在监测的16条河流34个河段中,73.5%的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其中ii类、iii类、v类水质河段分别占58.8%、14.7%、17.7%、8.8%iv、v类水质的河段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北门江及文澜江,东部的文昌河及文教河,南部的三亚河及滕桥河的局部河段与2003年比较,部分中小河流局部河段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含量有不同程度上升。城市河段水质总体与2003年相当。在流经县城以上的10条河流12个监测河段中,66.7的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