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气压焊工艺〔413-1996〕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中直径14~40mm的ⅠⅢ级钢筋在垂直位置、程度位置或倾斜位置的对接连接。当两钢筋直径不同时也可用气压焊连接但其两直径之差不得大于7mm。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2作业条件: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检查设备、气源→钢筋端头制备→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试焊、作试件→施焊→卸下夹具→质量检查3.2检查设备、气源、确保处于正常状态。3.3钢筋端头制备:钢筋端面应切平并宜与钢筋轴线相垂直;在钢筋端部两倍直径长度范围内假设有水泥等附着物应予以去除。钢筋边角毛刺及端面上铁锈、油污和氧化膜应去除干净并经打磨使其露出金属光泽不得有氧化现象。3.4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时应将两钢筋分别夹紧并使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钢筋安装后应加压顶紧两钢筋之间的部分缝隙不得大于3mm。3.5试焊、作试件: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要进展现场条件下钢筋气压焊工艺性能的试验。以确认气压焊工的操作技能确认现场钢筋的可焊性并选择最正确的焊接工艺。试验的钢筋从进场钢筋中截取。每批钢筋焊接6根接头经外观检验合格后其中3根做拉伸试验3根做弯曲试验。试验合格后按确定的工艺进展气压焊。3.6钢筋气压焊时应根据钢筋直径和焊接设备等详细条件选用等压法、二次加压法或三次加压法焊接工艺。在两钢筋缝隙合和镦粗过程中对钢筋施加的轴向压力按钢筋横截面积计应为30~40MPa。为保证对钢筋施加的轴向压力值应根据加压器的型按钢筋直径大小事先换算成油压表读数并写好标牌以便准确控制。3.7钢筋气压焊的开场宜采用碳化焰对准两钢筋接缝处集中加热并使其内焰包住缝隙防止钢筋端面产生氧化。在确认两钢筋缝隙完全合后应改用中性焰以压焊面为中心在两侧各一倍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往复宽幅加热。钢筋端面的适宜加热温度应为1150~1250℃;钢筋镦粗区外表的加热温度应稍高于该温度并随钢筋直径大小而产生的温度梯差而定。3.8钢筋气压焊中通过最终的加热加压应使接头的镦粗区形成规定的适宜形状;然后停顿加热略为卸除压力拆下焊接夹具。3.9在加热过程中假如在钢筋端面缝隙完全合之前发生灭火中断现象应将钢筋取下重新打磨、安装然后点燃火焰进展焊接。假如发生在钢筋端面缝隙完全合之后可继续加热加压完成焊接作业。3.10质量检查;在焊接消费中焊工应认真自检假设发现偏心、弯折、镦粗直径及长度不够、压焊面偏移、环向裂纹、钢筋外表严重烧伤、接头金属过烧、未焊合等质量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质量4.1保证工程:注:进口钢筋需先经过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前方可焊接。检验:检查出厂证明书和试验单。检验:观察或尺量检查。力学性能检验时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根据工程需要也可另切取3个接头做弯曲试验。检验:检查焊接试件试验单。4.2根本工程:钢筋气压焊接头应逐个进展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以下要求:检验:目测或量测。成品保护接头焊毕应稍停歇后才能卸下夹具以免接头弯折。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在钢筋气压焊消费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钢筋端面要切平且垂直于轴线;打磨见光泽无氧化现象;钢筋安装时上下同心夹具紧固严防晃动;加热要适度加压要适当。假设出现异常现象应参照表4-19查找原因及时消除。6.2气压焊可在负温条件下进展但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那么不宜进展施焊。雨天、雪天不宜进展施焊必须施焊时应采取有效地遮蔽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防止碰到冰雪。质量记录本工艺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7.1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单。7.2钢筋机械性能复试。7.3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和可焊性试验。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7.4钢筋接头的拉伸试验。7.5如工程需要时应有钢筋接头的弯曲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