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编写大纲土壤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姓名:赵晴学号:0114130132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指导教师:吴素霞,范海荣,陈丽娜,张电学前言土壤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是农、林、牧业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土壤资源的数量影响供给人类食物的数量多少,土壤资源的质量影响供给人类食物的质量的高低。除此之外,土壤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土壤资源与人类健康、兴旺与安全紧密相关。因此,查清土壤资源,对于发展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对于国民经济建设,非常重要。世界各国都把有效利用土壤资源作为重要的课题,都采用先进技术开展土壤调查、制图与评价,以此提出合理利用让与保护土壤资源的建议。土壤调查与制图就是把一定区域内的土壤作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其内各种土壤类型的发生、发育、演变的规律及分布状况,研究各种土壤类型的区域性特征、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研究土壤与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关系,测绘处土壤类型图及相关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资源进行评价,编制土壤资源评价等级图,制定合理的利用开发改良实施方案。土壤的地带性分布是指土壤与生物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土壤的分布分为地带性分布和非地带性分布。土壤地带性分布分为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地带性分布。通过《土壤调查与制图》的野外实习,对于掌握书本知识和我们进一步认识土壤具有重要意义。一、实习目的与意义对于我们农业院校来说,培养土壤调查技术人才和科技人才是基本任务之一。而对于我们资环专业来说,掌握最基本的土壤调查与制图知识也是必须的。为了学好《土壤调查与制第1页共7页图》,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旨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利用理论来解释实际情况,同时也从野外获取直观的理论知识,从而丰富学识,学以致用;为培养我们野外研究土壤和环境的工作能力,使我们正确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的一般程序、原则、原理和主要内容,同时也为培养我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体质,逐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要求我们正确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激发我们对专业的兴趣,树立为资源与环境事业献身的思想奠定基础。二、实习安排实习时间:第11、16、17周实习地点:第11周:饮马河区域;第16周:资环实验室;第17周:主楼c-402指导老师:吴素霞,范海荣,陈丽娜,张电学小组:第六组小组成员:张欢,高英超,王瑶瑶,张宁,张婧怡,卫媛媛,赵晴,要家威,朱永超三、实习内容第一阶段: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第11周:5月9日——5月13日)1、准备工作:周一上午(5月9日)上午八点在资环实验室集合,吴老师向我们讲解这次实习的工作安排和任务。把我班54人分为6个组,9人一组,抽签决定组号,组号代表所测区域。我们组是第六组,负责区域是刘李庄饮马河流域到东岗子村东边。接着老师让我们去领实习工具:底图(航片)一张,地形图一张,三角板一套,圆规一套,铅笔一支,小刀一把,gps定位仪一台,标杆一个,卷尺一个,橡皮一块,木板一块,书包一个,地质罗盘仪一个。下午,吴老师、张老师、范老师、陈老师带我们去野外确定每组的调查区域。第一天任务结束。2、野外调查阶段:(1)周二(5月10日)我们上午8:00出发,到达目的地后,开始进行调绘,由于刚刚开始,找不到工作的特点,进度稍慢。首先对gps进行校准,找到四个定点,饮马河通往刘李第2页共7页庄的桥,刘李庄村内广场,贾河两架桥。经校准,gps经度差5.149″,纬度差0.02″。从刘李庄沿饮马河河边到中卓庄贾河桥,沿路用gps测定,路边耕地种植草莓,对耕地进行取土。到达中卓庄,由于中卓庄村北边进行了新建,需重新测定,对中卓庄村北边区域进行测定,并绘制上图。下午沿饮马河北岸河边到乙河北岸河边进行测定,河边多为殡葬用地,有一块耕地,为旱浇地。测完我们区域内的河边,下午5点左右,返回学校。(2)周三(5月11号)上午8:00出发,从105国道到达东岗子村,对属于我们区域内的东岗子村村东边区域进行测定,由于东岗子村村东扩建,有很多新建房屋,需重新测定,我们分为两个小组,一组测定房屋,一组对耕地进行取土,测定过程中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