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孝子事迹申报材料篇一:十大孝子事迹申报材料“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自古孝文化在“黄香故里”云梦泽就千古流传,孝的美德被后人所讴歌、传诵。在XX县城管大队,干部、职工以及街道群众中都互相传颂着一句佳话:“久病床前有孝子,养儿当如张闻斌”,普一般通的十四个字,却演绎出一位当代孝子的感人事迹。33岁的张闻斌是县城管大队市容治理中队的一名一般干部,爱人是义堂镇十里铺乡卫生所护士,女儿在读小学。母亲于2001年去世后,家里还有一位患有间歇性自闭症失业的弟弟、一位患精神分裂症辍学的妹妹和一位70岁高龄的老父亲。作为唯一的顶梁柱,维系如此一个一般且不幸的家庭,张闻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以一颗仁慈感恩的心,一份孝亲敬老的爱,一份关爱残疾弟妹的情,诠释了为人子女、为人兄长的全部价值。俗话说“穷人的小孩早当家”兄妹中排行老大的张闻斌从10岁开始确实是一个明白事的小孩,在家里协助体弱多病的妈妈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学习,课余还要帮爸爸料理水果摊上的小本生意;在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深受师生的喜欢。1993年,妈妈经确诊身患癌症,父亲贩卖水果的微薄收入只能勉强补助弟妹读书和母亲高额的医疗费用,仍然学子的张闻斌没有被噩耗击垮,坚持寒暑假打工挣钱顺利完成学业。1994年,张闻斌广水中专园林绿化专业毕业,以优良成绩被云梦县城管大队录用。张闻斌参加了工作,国家每月发工资这一喜讯给多灾多难的一家带来了希望。刚参加工作的张闻斌第一次领到工资290元,一分不少的全部补助了家用生活和母亲医疗。从这时起,19岁的张闻斌就挑起了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在张闻斌母亲身患顽疾久卧床榻的9年中,他差不多花光本人所有的积蓄,但是他没有半句怨言,而是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为母亲寻医征询诊、扶伺年事已高的父亲、给予弟弟细心的照料,家中柴、米、油、盐、酱、醋样样都被他打点得有条不紊,本人却拖到28岁才成家。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确实是为母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中午,匆匆买好菜赶回家为母亲做饭、喂饭;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确实是到母亲病榻前征询候照顾,为老人翻身、洗澡,倒屎倒尿。三伏天里,老人由于天气太热睡不着觉,他就为老人买来电风扇,让老人睡得安稳;到了冬天,为了不让老人受凉,他就会给老人铺上电热毯,灌上几个暖水壶,放在老人的手边、脚边,每晚还坚持为老人洗热水脚、按摩,保持老人血脉通畅,使老人天天都干干净净、天天都心情愉悦,从未因照顾不周而感染褥疮。母亲住院期间,他每天都是尽职尽责的处理完辛苦繁重的城市治理工作后,拖着一身疲惫的身体打足精神来陪母亲,向医生细致的征询治疗情况,为老人端水送药,有好吃的东西总是本人舍不得吃,舍不得给女儿吃,总是送来让老人吃。为工作劳累、为家庭劳累,张闻斌头发掉得厉害,人也瘦了,曾有人叹息他说:“你太累了,给病母请个保姆,你也轻松点”他听后总是笑着答复“也不是怕花钱、图轻松的征询题,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母亲把我养大,我做这些事,尽这点孝道是应该的,再说请别人照顾我还不放心呢,要是亏了老人但是补不回来的啊”。他是如此说的,也是如此做的。母亲癌症晚期已完全丧失了行为才能,但张闻斌一如既往地和妻子天天坐在老人四周给予抚慰,讲四周发生的大小事,给老人讲往常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管老人能否听明白,只为老人能欢乐地笑一笑,直到母亲去世,认识他的人都说;“久病床前他是孝子”。1999年,张闻斌的弟弟张闻彦患上间歇性自闭症失业,之后不久,妹妹张海燕也因家庭负担等诸多缘故患上精神疾患,放弃了学业。9年的时间,他费尽心思,四处求医征询药,利用休假时间跑遍了省内各大医院,向专家教授请教,本人却省吃简用,压缩开支为弟弟和妹妹筹备医疗费用。医生告诉他,说弟弟、妹妹的病症治愈的希望特别小,你已经尽心尽力了,张闻斌却固执地说:“兄妹情深好像手足,只要有一线的希望,我就要尽到做兄长的全部责任,哪怕倾家荡产”。2004年,病情稍有好转的妹妹经张闻斌一手操办远嫁外地。至今,弟弟不断留在四周同吃同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