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议昨日,中共XX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开幕,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做出的314总体部署,深入研究我市扩大开放的各项工作,努力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确保圆满完成中央赋予重庆的历史使命。市委书记薄熙来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委会作工作报告。会议由王鸿举主持。黄奇帆对《中共XX市委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审议稿)》作说明。扩大开放,落实好314总体部署薄熙来说,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做出了314总体部署,是高瞻远瞩的国家战略。今后5年,能否实现314,取决于我们这些人能否看得远,抓得实,做得科学。要通过扩大开放,把一切可为我所用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汇聚起来,让一切创新创造创业的种子都能在重庆开花结果。薄熙来分析说,重庆不靠海、不沿边,对外开放确有客观难度,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布局由沿海向内陆延伸,在定位、体制、政策、区位等综合要素的作用下,重庆有可能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西部的开放高地。重庆扩大开放的目标重庆开放的目标是什么。薄熙来指出,我市要紧紧围绕314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力争用5年时间,构造起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一、二、三产业协调互动,一圈两翼三大板块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建成我国内陆开放高地。薄熙来说,要完成这一总目标,要努力建成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20XX年,市内高速公路4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8小时通达,20XX年,周边省会城市铁路4小时通达,长三角、珠三角、东南亚8小时通达。长江黄金水道成为西部内陆出海主通道;建成开放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贯通城乡、辐射西南、服务全国的大市场;建成西部现代产业高地,形成汽车摩托车、石油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冶金、电子信息、第1页共5页综合能源、劳动密集型产业等7大产业集群;建成生态宜居城市,完成1000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高水平搞好XX县区的规划建设。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实现主XX县区不堵车,建成生活方便舒适、居家安逸安全、环境优美清洁的生态宜居城市;建成节能环保、耕地保护的模范城市,采取综合举措,单位gdp能耗下降20%,成为中国最节能的城市之一。构建内陆开放高地的四大支撑体系薄熙来强调,闯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必须加快建设完善交通、市场、园区、行政管理四大体系,形成对外开放的坚实基础和强大支撑。他指出,交通体系的重点是实现直通周边6大市和三大出海口目标。要加快高速公路、铁路、航道、港口、机场建设,打通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大通道和出海大通道。今后5年,至少各有一条高速公路和铁路干线连接成都、贵阳、昆明、西安、武汉、长沙等省会城市,实现8小时周边。进一步打通三大出海通道,即向东至上海连接长三角,向东南至深港连接珠三角,向南至广西连接北部湾,加快推进8小时出海目标。着手开辟郑渝昆铁路连接东南亚、兰渝铁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两条陆路出境大通道。要努力激活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建设内陆保税港区,高起点布局一批带动力强、影响面宽的产业项目。最终形成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广泛聚集周边生产要素之势。市场体系方面,要建成西南重要的商品、土地、金融、技术、人才市场。大开放需要大市场,他说,今后5年要以各类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市场、区域市场为着力点,加快构建功能齐备、布局合理、城乡一体、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实现商品、要素低成本自由流动。以市场体系建设为依托,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园区发展体系方面,要依托北部XX县区、特色工业园、区县工业园形成分层次、布局合理的产业基地。要建成高效、开明的行政管理体系。薄熙来说,最好的投资环境就是让投资者受益的环境,一家企业挣了钱,其他企业就会不请自来。要建立透明、公正、务实、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第2页共5页系,让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公平享受政策和服务,大幅度降低人际关系成本,使重庆成为内陆审批少、服务好的城市,让投资者安心、顺心。要高度重视区县和农村的开放薄熙来说,对外开放有两个问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