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双联双助双促”帮扶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根据市委“迎创”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20XX年我市决定开展“双联双助双促”活动,按照市“迎创”办安排,我委“双联双助双促”活动帮扶工作组驻村地点在xx县中峰镇,负责刘家湾、大南沟、汤家坝和乐园4个村,20XX年5月,我委驻村帮扶工作组一行四人正式入驻联系村,开始为期一年的“双联双助双促”活动及驻村帮扶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工作组进驻后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召开各村座谈会,走门串户,拜访困难党员和群众,进一步了解民情村情,经过十多天的努力工作,摸清了四个村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思路。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四个村位于县城南部10公里的中峰镇,分别位于305国道两侧,辖16个村民小组,共1224户3102人,其中劳动力1620人,外出务工人员则达1014人,占劳动力的的63%。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整体收入较低,20XX年人均年收入4179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耕地面积总计1905亩,其中水田1170亩,旱地735亩。另外有山林面积4000余亩。四个村现有党员82名,其中预备党员6名,四个村的“两委”班子建设,除大南沟村外,其他三个村村支部和村委会已分别于20XX年年底顺利换届,各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新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思路清晰,干劲很足。(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所联系各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比较单一,主要种植水稻,有极少户种植玉米。20XX年,共种植水稻1200余亩,占全部耕地总数的60%以上。外出务工主要是在XX县区打散工、搞服务,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各村村第1页共5页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茶园建设也存在发展瓶颈。(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所联系四村我委已帮扶数年。特别是汤家坝村,在我委一系列的帮扶中,为该村修了柏油路,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宽敞明亮的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其他三村,在“三万”活动都给予了大量的帮扶,进行了部分塘堰整治、村容村貌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面貌,提升了村级竞争力。(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各村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改变过去由一人兼任的局面,分工负责,“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我委帮扶联系各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大南沟村“两委”班子人员不齐备,班子不健全,支部书记67岁,身体差,长期生病;村主任去年八月自动卸职,至今未妥善解决;村情复杂,村民对村委会办公楼建设意见极大;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82名党员中,45岁以下的仅23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农村基础水利设施不健全,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第2页共5页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所联系各村每年劳务输出千人之多,但还处于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