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管理》之浅谈炼铁厂安全管理 VIP免费

《安全管理》之浅谈炼铁厂安全管理 _第1页
1/6
《安全管理》之浅谈炼铁厂安全管理 _第2页
2/6
《安全管理》之浅谈炼铁厂安全管理 _第3页
3/6
浅谈炼铁厂安全管理近期,瑞丰、凯恒等冶金企业事故频发,包括我们东华内部的其他兄弟厂也是接二连三出的现各类安全事故,就连我们炼铁厂本身,进入20xx年以来,也相继发生了9起工伤事故和两起安全险肇事故,这不由地引起了我对炼铁厂内部当前安全形势的一些思考和关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分析,并对炼铁厂当前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几项建议,不足之处,请领导予以多多指点和批评。一、人的方面8月份统计的结果显示,炼铁厂现有员工共计1151人,其中除去厂部的领导及办公科室人员28人。烧结车间共计436人(含车间管理人员)高炉车间共计244人(含车间管理人员)运行车间共计205人(含车间管理人员)检修车间共计129人(含车间管理人员)电仪车间共计74人(含车间管理人员)生产科机车人员共计35人(含管理人员)如果单从人数数量上来衡量和分析各车间的安全管理,烧结车间难度最大,然后依次是高炉车间、运行车间、检修车间、电仪车间和生产科机车组,这就是我们有的车间领导日常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我们人多,不好管理”。这话说的不无道理,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三要素中的首要因素,试想一下,如果每个车间按照同样的违章违纪概率来计算,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结果,我们可想而知。但是单从人数上来分析安全管理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片面的。那么我们接着上面的话题说,人的不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三要素中的首要因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会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呢?我们安全管理人员或者是车间领导想过吗?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曾经说过:”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这就是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中的事故因果连锁论,简单的说,人的不全行为是由于人的缺点和日常不良习惯造成的,那么人的缺点和日常不良习惯又是由于长期接触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我们把这句话反过来解读就是:长期接触不良环境可以造成人的缺点,致使人做出不安全的行为,最终在巧合且偶然的瞬间造成事故的发生。在这里,我简单举一个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一个新入厂的员工,我们把他有无工作经验暂且放在一边,当他刚刚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环境时,心理状态大多是充满无知、迷茫、好奇甚至胆怯的,当他来到一个由10个人组成的班组后,他发现有3个人进车间时不经常戴安全帽,4个人高空作业不习惯系安全带,1个人喜欢在任何场合随意吸烟。而班长呢,有时候管,有时候可能不管,慢慢的,用不着别人教,他也很快会成为第九个进入车间后不戴安全帽或高空作业时不系安全带或者随意吸烟的违章者,就这样,新员工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变成了所谓“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然后他又用从“先辈”身上学来的那些缺点继续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随之而来的新员工,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最终形成了一条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事故链条”,在特定的场合,偶然的时间段,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那么根据上述问题,我本人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从两个角度来考虑的。第一,从新入厂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程序上做文章。革新当前古板的安全教育模式,严禁走形式,拓展三级安全教育思路。简单讲就是理论加现场指导教育。理论教育方面,对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试卷进行改版,首先研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并根据培训教材拟定安全教育试卷,厂部安全教育试卷要侧重于公司安全处重点要求的国家法律法规、职业卫生安全常识以及厂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车间和班组安全教育试卷要侧重于车间内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以及岗位职责,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现场指导教育方面,在完成厂级宏观安全教育后,由车间专职安全员视具体情况带领新员工熟悉整个车间工作环境,以《炼铁厂岗位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以及《安全操作规程》为参考,对新员工未来将要从事的岗位进行重点讲解,通俗地讲,就是告诉他们哪里危险,哪里安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一圈下来,安全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日后新员工作业的安全系数也会大大增加。第二,从提高老员工综合安全素质上多下功夫。我厂大部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全管理》之浅谈炼铁厂安全管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