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我们工作的不熄灯塔——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关于安全生产的论述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同大自然作斗争。人们在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过程中,时常受到来自自然界、作业场所甚至劳动工具的伤害。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问题,从古至今历来存在。进入机器生产和工业化社会后,安全生产问题越来越突出。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对西方社会工业化初期的安全生产问题寄予了深切的关注。他们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与劳动者安全健康的尖锐矛盾,无情地抨击了资本家对工人生命健康的冷酷和漠视,科学地阐述了安全生产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外部环境,不可与西方国家工业化初期的情况简单类比。然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革命导师的科学论述,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安全生产问题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进一步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切实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确实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把握资本的本质属性,认真对待非公有制业主忽视安全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生产活动中安全问题的考察和认识,建立在对资本本质属性的科学判断的基础上。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性就是最大限度地占用剩余劳动,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马克思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犀利地剖析道:“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求剩余价值,像狼一样地贪求剩余劳动,突破了工作目的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的纯粹身体的极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295。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下同)。”《在工厂工人状况》一文指出:“工厂主根本不想保护工人的生命与健康,而只是想方设法逃避工人在工作中所损失的胳膊和腿足,不愿意承担他们的活机器的损耗费(《马恩全集》第十二卷,P198)。”恩格斯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是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全社会迫使他去关心(《马恩全集》第16卷,P301)。”资本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人格化了的代表者即资本家,在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问题上,没有任何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家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下,只有拼命地压缩可变成本,千方百计地减少用于包括安全保障在内的“活劳动”支出,资本家对工人的危险处境视而不见。当受到高额利润诱惑的时候,甚至不惜对抗国家在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而让工人拼命干活。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论述,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再一次得到了检验和印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成分的多元化,非公有制企业开始成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主体之一。除少数大公司外,大量的中小企业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由于受经济能力和主观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多数业主不愿意改善安全生产基础条件、保证员工职业健康和安全,甚至不能保证基本的安全生产投入。一些业主甚至“要钱不要命”,以牺牲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为自己赚取利润。在煤矿、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等能够获取高额利润的领域,铤而走险者屡禁不绝。一些地方非法开采、违法生产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小矿小厂关闭取缔之后又死灰复燃。所有这些,正是由于资本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对此,我们可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执政党的作用,迫使资本关心和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将其消极影响控制在最低界限。二、改变安全状况的关键在于改进机器设备,发展生产力作为唯物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先进机器设备在保障工人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有着很明确的认识和很透彻的论述。西方国家工业化初期之所以事故多发,主要原因: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机器设备落后;二是资本家不愿意增加投入以改善设施设备条件。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指出:“在工业发展的初期,不幸事件比现在还要多得多,因为那时机器比较坏,比较小,装置比较拥挤,而且完全没有安全设备(《马恩全集》第二卷,P452)。”马克思在抨击资本家在不变资本方面的所谓“节约”时说:“资本家的节约范围包括:使工人汇集在一个狭窄的有害健康的场所,用资本家的话说,这叫节约建筑物;把危险的机器塞进同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