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展情况汇报材料——9月19日清水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汇报自区委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乡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搭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集中核查、公开承诺等四项重点工作,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重点工作的落实。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清水乡位于XX县区东8公里,凉古公路横贯全境,属井水灌区。土地面积2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194亩,人均占有耕地1.3亩,全乡有10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4964户,总人口20392人。日光温室蔬菜、食用菌栽培、养殖业已成为全乡的三大特色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66元,比上年净增380元。乡党委下设基层党组织21个(其中:村党支部10个,机关、事业党支部10个,学区党总支1个)、97个党小组,全乡共有党员601名,其中:男性党员531名,女性党员70名;农村党员495名,在职党员83名,离退休党员13名。二、活动开展情况(一)周密部署,宣传发动广泛深入主要抓好制定方案、动员部署、组织学习三个环节。一是各基层党组织都召开了专题会议,对照“五个好”、“五带头”的目标要求,研究制定了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逐级召开了动员会议,安排部署了创先争优活动。二是充分运用《甘肃日报》、《武威日报》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文章及乡村组会议、黑板报、标语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统一了思想认识,号召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了创先争优活动当中。三是大力宣传活动开展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第1页共11页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四是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将党政主要领导联系到各支部具体指导活动的开展。各支部也按照要求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根据本支部实际做出了具体的安排。(二)精选载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是明确创先目标。各党组织紧紧围绕市委实施“两大战略”、培育“五大产业”的战略部署和区委“1126”发展思路,首先乡党委确定了“建设标准化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打造全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及农业产业化实验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思路。结合十个村各自产业特色,确定“上四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强力建设小鸡育雏专业村;王锐村:建设食用菌研发、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小康和谐新王锐;苏邓村:建设以日光温室为主、农畜产品加工为辅的农业产业化示范村;张清村:探索以设施农业为主、劳务经济为辅的城乡双向增收模式,建设全面小康村;河西村:以日光温室为主导,规模养殖、特色草莓种植为补充的综合节水示范村;蚂蝗村:以日光温室、暖棚、沼气池、卫生厕所“四位一体”的标准千亩日光温室园区;菖蒲村:建设以日光温室生产、农产品交易市场、小城乡综合开发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新农村;王盛村:建设日光温室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面建设新农村;杨台村:加快建设日光温室聚集区,打造精细蔬菜种植基地;白塔村:日光温室生产与营销并重,建设出口型蔬菜基地。”的村级发展目标。其次,明确创先责任,着眼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结合本村、本单位中心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根据党员的自身情况,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分类提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要求,形成推动发展主题突出、创建活动特色鲜明、竞相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班子成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分别联系基层党支部,进行了创先活动指导的同时,结合重点工作,明确联系包抓的内容及进度要求,做到了责任明确任务到人。二是党组织深化了三级联创活动,按照“节水增收我带头、生态建设当先锋”活动的要求,在农村各支部中以开展“筑牢坚强堡垒、引领产业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第2页共11页党建工作。重点围绕“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一村一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创先;以水权水价为抓手,严格执行《清水乡日光温室2010—2012年建设规划》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在发展现代节水农业上创先;加强作风建设,在树立公仆形象上创先;在加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