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消防支队依法带兵、文明带兵纪实一、引言在古城邯郸驻守着一支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维护一方平安的消防队——邯郸市公安消防支队。这是一支作风顽强的部队,面对熊熊烈火,他们不畏艰险,敢打敢冲,被总队评为科技大练兵训练红旗支队。这是一支素质过硬的消防劲旅,他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先后三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消防部队建设先进单位。这又是一个和谐温馨的战斗集体,他们着眼新形势下消防队伍建设特点,积极探索带兵规律,既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又始终坚持依法带兵、文明带兵,先后10年被邯郸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邯郸市消防支队在努力找准部队管理教育和新形势新任务结合点的同时,把对官兵深深的情、真挚的爱融入条例条令教育之中,取得了部队建设和执勤训练双丰收。二、抓源头栽种亲情树支队通过调查研究、解剖典型事例,对各级干部带兵方式、手段进行了综合分析梳理,查出了存在问题:某些带兵人把一些战士来部队谋出路简单视为人伍动机不纯,把战士关注物质利益简单视为“私心重”,把战士的民主权利视为“爱挑刺”,对待战士简单、粗暴、生硬,处理问题有武断、蛮横、高声训斥、变相体罚现象,等等。这些看似工作方法问题,实质是思想感情问题。支队要求各级干部用感情带队伍,用爱心凝聚力量。支队从上到下,坚持从转变官兵思想认识入手,狠抓了职能教育。首先邀请老军人来队做传统报告,组织参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和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做政策理论报告,增强官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把条令条例的教育融入润物细无声的直观教学之中。同时,支队从关心官兵成长进步着眼,积极为官兵办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六中队干部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六中队干部胡志华,由于中队训练执勤紧张,个人婚姻问题一直未解决,经支队领导穿针引线,他喜结良缘,支队领导全部参加,为远离家乡的一对新人举办了一个简朴而隆重的婚礼。中队有一批来自东北的士官,每到炎热的夏季,他们很难适应冀南大地的酷热,支队马上筹措资金,为中队战斗班全部安装了空调。同时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分别为武安、涉县、大明、馆陶等十几个驻守在贫困市县的中队重建、新建了营房和办公楼。为基层单位安装了IC卡电话,接通了煤气管道、供热管道,安装了茶炉、饮水机、太阳能热水器。三、官爱兵架设连心桥涉县消防中队班长丰洪雨患了牛皮癣,中队指导员岳方勇知道后,主动带他到驻地和邯郸市的大小医院诊治,并帮他收集偏方、秘方、亲自熬药、敷药,使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在科技大练兵中,丰洪雨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训练标兵,荣立个人二等功。武安中队战士关国志的父亲患病住院,由于家庭条件差,手术后无力支付治疗费用,造成中止治疗,一家人万分焦急。武安大队官兵闻讯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支队党委成员带头解囊相助,及时把治病所需的五千元钱送到战士家中。特勤中队安徽籍战士张多雨,家中因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父母被打伤,小张很苦恼。支队领导得知后,立即派支队副参谋长和组教科长连夜赶到安徽,协调当地政府处理此事,使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及时解除了小张的思想包袱。每个战士入伍后都会构筑自己美好的未来,当干部的就是要引导战士尽快确定正确的人生坐标。涉县中队安徽籍战士朱勇,工作扎实,训练刻苦,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在报考消防院校时,担心自己文化知识过不了关,产生了后顾之忧。中队马上推荐他到支队举办的培训班请教师专门为他辅导,使他顺利通过考试,进入昆明指挥学校深造。中队还与驻地交警、企业联系,将2名退伍战士安置到交警队,将5名退伍战士安排到天津铁厂。为做战士考学工作,支队每年都集中组织考生培训,并从地方聘请优秀教师辅导,这一举措已坚持6年。支队已有41名战士顺利考上部队院校26名在总队、支队比武中获得优异成绩,189名战士加入了党组织。四、比奉献回报无限情洒向官兵一片爱,官兵回报无限情。新战士袁向斌,是去年入伍的新战士。刚入伍时,他对警营生活不习惯,岁数又小,有些想家。中队干部亲切的安慰,班长语重心长的帮助,战友们兄长般的关心,使小袁倍受感动,一扫往日的愁云。他虚心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