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基层组织建设“城乡互联共建”活动典型材料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因此,积极探索和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来,xx市委针对基层党建基础薄弱、亮点不多、质量不高的问题,紧紧围绕“党建创新年”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牧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线,以构建城市党建与农牧村党建相互借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新格局为目的,在机关与农牧村、乡(街道)与乡(街道)、市直党员与农牧村党员三个层面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城乡互联共建”活动,通过活动开展着力构建发现问题、相互借鉴、推动工作、共同提高的新平台,切实提高了城乡党建工作水平。一是携手共建,建强村级组织。按照xx市县级干部包乡(街道)、市直部门包村工作制度要求,充分发挥市直部门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各方面的优势,不断深化结对帮扶活动,改变过去一味帮钱帮物等简单的帮扶方式,广泛开展了以“帮扶建强一个村班子,帮扶建好一个党建工作示范点,帮扶培育一个‘双培双带’基地,帮扶组建一个产业协会,帮扶抓好一个新农牧村建设示范点,帮扶建立一个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帮扶开展一次‘1+1≥3’培训活动,帮扶配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主要内容的“八个一”活动,进而达到帮助建强村级班子,帮助建强党员干部队伍的目的;街道、社区党组织探索建立了社区党支部、居委会、辖区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四位一体”的社区“共驻共建”新格局;针对我市农牧村群团配套组织基础薄弱的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建带群团”的工作机制,市委政法委、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结合各自职能,进一步配强配全农牧村基层群团组织,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共青团活动日”、“妇女致富能人培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同时按照“建强组织堡垒,完善服务体系,第1页共3页富裕农牧民群众”的要求,依托农牧村党员、村民代表、农牧村致富能人、妇女骨干、离退休干部“五大骨干力量”,建立农牧村志愿者协会等组织,使基层群团组织在宣传农牧村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监督乡村政务等方面发挥出了积极作用,构建起了“党组织牵头抓总、配套组织各尽其责,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农牧村基层组织“互联共促”的新面貌。二是互联共促,提升工作水平。近年来,我市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在基层党建创新工作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各乡、街道首创性的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月例会制度”、农牧村党员与群众“三联心”工程,建立了“双培双带帮扶协议制度”、开展了“现代远程教育学用实践基地”、城市党建“一体三联四促进”活动等一系列党建特色和品牌。但全市各乡街道和市直党(工)委在党建创新工作方面存在水平不一,亮点不多,缺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等不足和问题。为了深化“党建创新”这一主题,提高各乡、街道在党建基础工作和特色创新方面的工作水平,搭建各乡街道之间交流、互通的平台,在活动期间开展了“乡与乡结对互联”、“街道与街道结对互联”的基层组织建设“互联共促”活动。那吾乡与卡加道乡结对,重点交流产业协会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月例会制度;勒秀乡与卡加曼乡结对,重点交流特色产业开发,基层阵地建设和“远程教育+专家辅导+实践基地”现代远程教育学用转化模式;佐盖多玛乡与佐盖曼玛乡结对,重点交流“民情日志制度”和协会创建、管理和运作经验;当周街道与坚木克尔街道结对,重点交流社区党建工作经验和社区活动室建设方面的经验;通钦街道与伊合昂街道结对,重点交流“一体三联四促进”活动、“民情信息员制度”。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搭建了各乡、街道之间交流、互通的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水平。三是党员互联,密切党群关系。在活动开展期间,在继续深入开展“2213”主题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市直行政企事业单位党员按照个人素质、从业岗位、专业特长分类,有针对性地组织870余名市直党员与630余名农牧村贫困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