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的成败在干部作风安全管理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而当前影响干部作风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好人主义现象。干部好人主义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调研中大家普遍认为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懒三种表现较为集中,而且有着广泛的代表性。一是失之于宽。在长期的运输安全管理实践中,规章制度、作业标准、技术规程是多年的经验积累和血的教训的凝结。但是在现场管理中,少数干部工作标准要求低,只求过得去,不_求过的硬,规章很全但落实简化,要求很严但执行随意,问题很多却视而不见,少数干部抓管理紧一阵、松一阵,出了事故想安全、不出事故忘安全,有布置没检查,即使下去检查也仅仅是为了完成考核指标;少数干部讲私情不讲原则。宽以待己。严于律人,制度面前不能一视同仁,搞“弹性执法”。二是失之于软。在运输安全技术设备、管理基础及外部环境等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也相应得到了提升。但是在现场管理中,少数干部知识更新不足,对新法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精、不通甚至不懂,要求职工做的自己做不到,检查指导怕说外行话。从严要求“底气不足”。少数干部处处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怕问题暴露、怕打击报复,遇到问题不敢管、不愿管,瞻前顾后,避重就轻,考核讲评搞平衡。少数干部蓄意掩盖问题,对事故推、拖、抹,甚至故意隐瞒,干部职工不能真正吸取教训,导致同样的问题接连发生。三是失之于懒。随着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调整,站段管理跨度大幅增加,“点多线长”的特点表现得日益突出,因此,安全更需要干部用精细的管理意识和苦干实干的精神来保证。但是在现场管理中,少数干部把平庸当政绩。照搬照抄工作模式化,主次不分工作简单化,习惯于推一推动一动,认为“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出不出事故靠运气。少数干部满足于会议开了,文件发了,要求提了,在工作中看到了问题就认为抓住了问题,想到了办法就等于做好了工作,不能深入查找发生问题的原因,更加缺少事后追踪落实与检查监督。少数干部深入基层泛泛检查多,习惯于听汇报、看资料,走马观花。不深入实际,交换意见时也是谈成绩多、指出问题少。干部好人主义的危害干部好人主义现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果干部好人主义继续任其滋生、蔓延、发展,势必会使安全管理制度大打折扣,刚性要求逐步弱化以至流于形式;势必会使管理层难以得到检测、评估现场管理的准确信息。安全隐患积重难返,造成运输安全的被动局面;势必会挫伤干部敢抓敢管的积极性,挫伤职工群众的工作热情,影响干群关系,损害企业形象乃至败坏党风党纪。当运输生产中人、物、环境等要素出现不良状态耦合时,将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给国家和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一是中国历史文化方面。好人主义的市侩作风原本是封建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的产物。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一个人如果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常常被看作是有身份、有办法、有面子的体现。位高者,永远把制度对着他人;位低者。想方设法与制度周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初不可避免地出现泥沙俱下现象,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中这种风气仍然承袭了下来并有所蔓延。同时,中庸思想虽在本意上是一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境遇伦理学观点,但作为一种处世之道的灵活性,的确经常有沦为圆滑性倾向。二是思想认识方面。好人主义的思想根源说到底就是极端利己主义,其实质是党性不纯的表现。经济利益原则在为集体主义道德观注入强大生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利己主义思潮的潜滋暗长。一些干部淡化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在工作中不能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立场,或被“人情”所击倒,或被“眼前利益”所诱惑,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只要于个人有利,其他的诸如党性原则、道德操守、企业安危、职工冷暖等,都可以不管不顾。三是企业体制机制方面。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多年来铁路在干部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努力探索,积极改革,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干部能上不能下、职工能进不能出、收人分配差距甚微等诸多企业体制机制弊端仍将不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