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的城乡规划体制机制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规划在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控制作用,加快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的进程,现就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城乡规划体制机制,制定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率先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为目标,全面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着力健全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加快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六大规划机制,逐步实现规划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从静态蓝图向动态引导、从空间管制向空间与公共政策调控有机结合的转变,有效发挥规划协调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尊重人的多样性选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乡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应人的生活情趣、行为习惯和多元文化需求,构建人性化和谐空间,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坚持城乡统筹。根据城市、镇和村庄发展的不同要求,发挥城乡规划在改善人居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调控导向作用,有效整合城乡资源,统筹城乡空间布局、镇村布局、生产力布局、交通布局。——坚持民主公开。倡导公众参与,推行规划评估、听证制度,使城乡规划从过去的专家规划逐步走向市民广泛深度参与的规划,将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等全过程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提高规划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保障规划决策的民主科学。——坚持与时俱进。在保持规划理念和总体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根据不同阶段城乡建设的主要矛盾和法定程序,适第1页共8页时进行检讨评估、动态修编和滚动更新,使得规划编制更加精细化、成果更具可操作性。——坚持优化发展。正视区域资源支撑不足、环境容量超载的压力,加强城乡空间管控,用规划指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强化“531”行动性规划的编制、实施,发挥规划在资源配置中的调控作用,更好地推动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二、健全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集中统一性3、建立市政府城乡规划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城乡规划决策机制,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市政府建立城乡规划联席会议制度,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吸收若干专家和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公众代表参加,主要职责是审查重大城乡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对规划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解决,指导、监督城乡规划的实施。市政府城乡规划联席会议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组成技术咨询委员会,就区域规划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咨询意见。4、实行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模式。各地区重大空间布局、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案,特别是未行使规划管理权集中的地区,必须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网络一体化管理。根据当前实际需要,对新城开发地区,经市政府同意,规划行政部门可设置独立派出机构、增设办公室或联络点、派驻固定人员等,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方式,既保持规划管理的集中统一,又为地区和基层提供高效服务;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功能板块,可以采用设立非常设性规划工作办事机构或增挂牌子等方式,承担具体规划建设事务。5、构建覆盖城乡的规划管理网络。根据全市城乡规划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规划管理网络,加强农村地区规划管理队伍建设。锡山区、惠山区各镇(街道)及滨湖区、XX县区部分镇(街道)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加快建立村镇规划管理机构,接受规划行政部门业务领导和指导,负责城乡规划和规划法律法规宣传、村镇规划业务培训、村镇规划编第2页共8页制协调、村镇建设工程规划报建以及规划监察日常巡察等工作。村镇规划管理必须配备专职人员,工作经费由区政府统筹安排。三、深化规划导向引领机制,增强规划动态前瞻性6、加强城乡发展综合集成研究。强化城乡规划发展研究工作,构建规划发展改革综合研究平台,对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