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推进惠州农业跨越发展在刚刚结束的惠州“两会”上,陈奕威市长对五年来惠州的发展工作做了相关的政府报告,其中“三农”工作的成绩是非常突出的。惠州的产业结构从2006年的7.4∶58∶34.6优化为5.6∶59.6∶34.8,可以看出现代农业平稳较快发展,农业的转变发展方式迈出大步伐,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8%,农业增加值达116亿元。与此同时,在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下,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0元,增长19%,取得了显著地发展。农村建设取得显著发展,扶贫“双到”资金达到2.5亿元,帮扶村级扶贫项目349个、贫困户脱贫项目6700多个,完成101.5万平方米,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和184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以上报告之中可以看出,惠州农业的发展始终是围绕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绿色发展的理念,秉持以人为本的农村工作信念。但是从全国范围内看,农业仍然是一个政府工作的重点,目前惠州农村的基础设施与保障记住和城市发展还存在着差距,这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障碍,农业劳动力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富余劳动力相对较多,农业产业化缺乏投融资动力和保险保障,农村的民生问题还是有待加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正如温总理所说“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农业稳住了,应对其他困难就有了基础。”针对惠州三农问题的现状,需要把“三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惠州可以继续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扩大种植面积,建立了一套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优先推广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体系,形成了标准化生产、田头检测、批发市场检测和农贸市场等检测四道安全防线。与此同时拓展农业功能,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项目,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另外,还要积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民增收,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加快推进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水利摆在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稳步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实现新农村公路硬底化改造和农村电网建设,推动“幸福农村”信息化工程。最后就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鼓励农民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优化种养结构,增加生产性收入。扶持农民自主创业,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增加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权益保护,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和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保障扶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