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安全文化建设框架引领安全文化建设发展《成都北安全文化示范站区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为认真贯彻铁路总公司党组关于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落实全路沈阳安全文化建设现场会议精神,巩固“三标”、“三线”建设成果,局党委、路局近日研究决定建设成都北安全文化示范站区,以典型示范引领全局安全文化建设新发展,为促进全局安全“三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引领、支撑和保证。路局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期铁路精神和路局文化理念为统领,结合“三标”、“三线”和安全“三化”建设及成都北站区单位安全生产实际,构建“1665”安全文化建设框架,建设具有思想教育引领性、安全生产服务性、现场管理实用性的安全文化。其总体目标是,按照“系统规划、重点实施、分步推进”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全局示范、全路一流”目标。其中,力争于今年三季度建成全局安全文化示范站区,在安全理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环境文化、安全整体效果上发挥示范作用。《成都北安全文化示范站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1665”安全文化建设任务,即:明确一个安全文化主题,突出六大文化区域,体现六大文化功能,推进五大载体建设。局党委要求,要在路局“安全关乎生命、服务关乎生存”、“坚守、实干、创新、奋进”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这个主题下,分系统突出专业特色,形成各专业安全文化主题,并按照“全面融入、服务安全”的思路,通过生产、办公、教育、生活、文体、公共六大区域体现安全文化。各单位将在安全文化主题基础上,按照“突出专业、内容创新、层级清晰、区域对应”的要求,将安全文化具体化、专业化和功能化,并与六大区域逐一对应,体现六大安全文化功能。同时,推进“三室”(安全文化荣誉室、安全案例警示室、安全技能培训室)、安全文化揭示揭挂、环境文化、安全文化示范岗“三小”家园(“小菜园”、“小花园”、“小养殖”)五大载体建设。推进成都北安全文化示范站区建设,涉面宽、项目多、投入大、时间紧、任务重,路局成立了安全文化示范站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安全文化示范站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各专业小组,具体负责各系统安全文化建设的规划、部署和指导,并制定了《成都北安全文化示范站区建设项目推进表》,明确了项目内容、推进措施、牵头部门、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间。局党委还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狠抓任务推进;发挥组织优势,坚持合力共为;突出文化特色,营造浓厚氛围;坚持项目管理,确保期到必成。(据《西南铁道报》唐洁)节后首趟“共青团号”列车发出“我承诺:在‘共青团号展风采、三个出行立新功’活动中做到:多问一声,知悉旅客冷暖;多说一句,叮嘱一路平安;多笑一次,传递暖冬温情;多帮一把,为爱心手相连……”2月26日16时50分,在成都至上海3258次“共青团号”列车上,列车员在团旗下庄严作出“四多”服务承诺。这是路局节后春运中发出的第一趟“共青团号”列车。春运期间,局团委联合成都机务段、贵阳车辆段、重庆供电段、成都车辆段等值乘人员青年比例达60%以上的10个单位,开行了“共青团号”列车。在节前开行的7趟“共青团号”列车上,青年职工灿烂阳光的笑容、热情周到的服务不仅为旅客提供了良好的出行环境,更让奔驰在寒冬里的列车充满了浓浓的温情,而且还上演了“12小时的生命接力”等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故事,得到了广大旅客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列车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红领巾”。随着节后春运大幕的拉开,路局“共青团号”列车再次踏上征程,由成都客运段、成都车辆段担当值乘工作,其中成都车辆段支援的34名值乘人员是该段抽调出来的一支学历最高、年纪最轻、素质最强的准动车机械师队伍,党员人数超过三分之一。这群90后在寒风中指引方向扶老携幼,在人潮中整理行李宣讲安全,在工作中心系旅客排忧解难,列车上、站台前,都是他们忙碌而不知疲惫的身影。为让远赴他乡的旅客感受到家乡人民的温情,“共青团号”列车开展了新春猜谜送祝福、服务小分队送温暖到车厢等系列活动,受到了旅客的好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