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从政每一步组织部门是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等重要工作职责,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无论大家过去从事什么工作,进入组织部后,都必须自觉遵守党对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的要求,做一名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新时代组工干部。今天想借此机会,以“走好从政每一步”为题,同大家作个交流,与大家共勉。第一步:尽快适应,开好头、起好步,严肃认真地走好入门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青年,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粒扣子没扣好,后面的扣子都会扣错。干部成长也是这样,走好第一步至关重要。如果一开始就走偏走歪、走得不端正,以后的路就会走斜走错。人们常说“孺子可教”,说的就是这个人是可以教育培养的。如果“胚子”没有搞好,一开始就心术不正、投机取巧,那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当干部首先一定是好人,但好人不一定能当好干部。人生道路有很多,从政只是其中一条,有其特定的能力素质和基本要求,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行稳致远。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只有不断增强信心、积累经验,老实做人、本分做事,才能尽快适应环境、适应工作、适应部门、适应文化、适应别人。前不久,我讲过“不适合当领导干部的十四种人”,如果属于这十四种人,不仅自己疲于应付,也会影响工作的推进和事业的发展,最好早作其他打算,不能盲目地选择一条并不适合自己的道路。所以,新入部的同志,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进入组织部门为什么?到了组织部干什么?在组织部和别人比什么?不能浑浑噩噩混日子。(一)坚定信念,把好人生正确方向。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信仰的人,是心有所依的,怀着一种美丽的、高尚的信念活着,是真正幸福的;而没有信仰的人,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和能力,内心永远无法得到充盈和富足。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只小船,人生征途就是茫茫大海,而信仰就是大海行船的“指南针”。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要时刻保持科学和理性精神,永做富有理智、头脑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不迷信、不盲从。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回顾我们党的历史,从井冈号角到长征战歌,从遵义曙光到延安油灯,从西柏坡到天安门,如果没有崇高信仰的巨大激励和鞭策,是不可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即便是在个人处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也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为我们树立了坚守信仰不动摇的楷模。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自然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挫折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理想信念犹如精神之“钙”。党员干部如果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最终“褪色”“变质”。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腐败分子,就是因为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导致政治上动摇、经济上贪婪、生活上堕落,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也让自己坠入了深渊。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守政治信仰,筑牢理想信念,自觉加强政治训练、政治历练,炼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加强学习,夯实履职尽责基础。“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干部是干出来的,也是学出来的。但学历永远不等于能力。有人说,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就更快了,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有可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当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