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进城选调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启动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A、1978B、1979C、1980D、19812、人际关系原因属于发展学生的(C)范围A、心理健康B、身体健康C、社会适应D、智力发展3、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提出了(B)的概念。A、终身体育B、终身教育C、学校体育D、学校教育4、如下(C)项不是学科本位体育课程的评价特点。A、严格的评价原则B、重视成果忽视过程C、重视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主观评价D、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5、如下(B)项不是学生本位体育课程评价的特点。A、关注学生学习进步幅度B、采用多快、多变、多远的绝对评价措施来衡量学生成绩C、采用多元评价方式D、关注学生个体差异6、在详细实行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有三种方略,其中(B)认为学校是体育课程改革最合适的方略。A、从上至下的方略B、从中间向上的方略C、从下至上的方略D、从整体到局部的方略7、在体育课程实行的三个阶段中,(C)是控制体育课程改革过程的重要阶段。A、起始阶段B、实行阶段C、维持阶段D、评价阶段8、(A)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A、体育与健康课B、课外体育活动C、课外运动训练D、体育竞赛9、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潜在性、(C)A、合理性B、灵活性C、多质性D、隐蔽性10、有组织、有管理、有专人指导、有经费支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活动效果好、并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D)A、小团体活动B、班级活动C、小组活动D、俱乐部活动11、属于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功能的是(C)。A、人体心理变化规律B、感知觉规律C、人体适应性规律D、运动技能形成规律12、实行体育课程改革应遵照的原则之一是(A)A、可靠有效B、互相竞争C、互相适应D、互相协助13、体育学习的最重要内容是(D)。A、健康知识B、运动经验C、运动知识D、身体练习14、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重要有体能、知识与技能、、情意体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方面。(A)A、学习态度B、学生的认知水平C、学习学习的动机D、运动技能15、体育评价的重要形式有学生的自评、与教师的评价。(A)A、学生的互评B、家长评价C、班主任的评价D、校长的评价16、体育课程实行过程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要包括(D)、班主任、有体育专长的教师、卫生保健教师和校医。A、校长B、家长C、同学D、体育教师17、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特点有(A)、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组织形式的灵活性。A、目的任务的多向性B、目的任务的广阔性C、组织形式的固定性D、组织形式的多样性18、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A)、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俱乐部活动、小团体活动、个人锻炼活动。A、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B、运动会C、小区活动D、家庭体育19、学校课余训练的特点是(D)、基础性与广泛性。A、深入性B、提高性C、计划性D、业余性20、课余体育比赛的措施有淘汰法、(B)、次序法与轮换法。A、间隔法B、循环法C、直接法D、游戏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对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运动技能的形成阶段有认知与定向阶段、联络形成阶段、自动化纯熟阶段。22、体育课程内容资源重要包括竞技运动项目、新兴运动项目、民族民间老式体育等。23、根据来源体育课程资源可以分类为校内体育课程资源、校外体育课程资源。24、体育课程实行的几种态度是忠实取向互相适应取向与创新取向。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25、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在课余时间里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健身、娱乐活动为重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增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友好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26、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27、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重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