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球海洋技术趋势20XX年》报告引发的探讨海洋经济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南通海洋经济建设调研报告石峰(南通大学商学院,江苏南通226019)一、实践背景1.历史背景。1984年南通被规划为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早期沿海港口城市交通方便,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高,科研文教事业比较发达。2.政策背景。国务院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江苏沿海省域发展规划跃升为国家战略,使江苏沿海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沿海将成为继沿沪宁线、沿江、延东陇海线产业带之后江苏经济发展的第四极。3.现实意义。涵盖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的海洋经济迅速发展。XX市海洋经济蓬勃发展4.自身优势。XX市沿海沿江,毗邻上海和苏南地区,具有较好的地理区位优势。XX市政府高度重视沿海开发,集中精力,全面进行海洋经济建设。二、实践活动内容1.社会调研。走访南通知名的沿海开发企业,观摩工厂和公司的管理运作,切实体会南通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2.社会公益。宣传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倡可持续发展。3.南通大学建校一百周年。通过实践活动,展示通大子的活力和智慧,宣传南通大学的百年历史。三、走访对象1.XX市知名的与海洋经济产业有关的企业,通过对企业负责人采用面对面沟通的方式,了解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企业工人进行交流,了解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他们就业和生活的改变。第1页共8页2.XX市相关的政府部门,从政府那里获取相关的政策经济信息,把握沿海开发发展航向。更好运营生产实践工作。3.对企业周边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帮助人民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4.积极与南通电视台、南通广播新闻传、南通《江海晚报》、《南通日报》等新闻媒体联系,得到各级媒体的关注,对本次活动进行及时的报道,并在中国共青团网站、全国“三下乡”网站发表文章,发布实践成果,扩大此次活动影响力。宣传横幅和海报配合活动,进一步渲染气氛。四、调研方式和方法1.调研方式:抽样调查2.调研方法。使用实地调研和网上调研两种手段,实地调研主要采用举办讲座、问卷调查、观察访问以及拍摄的方法来获取素材,网上调研主要是从网上搜索相关比较权威的数据资料。五、实践目的与意义1.关注海洋经济发展问题,根据中央的政策方针和XX市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海洋经济。2.通过宣传和沟通,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普及给企业和政府,形成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相协调的局面。3.了解企业的发展愿景和目标,发现南通沿海开发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4.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借此机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的怎人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六、团队介绍及任务分配1.团队名称:海之蓝队2.成员构成。团队成员主要有商学院会计专业学生组成,之间较为熟悉,方便沟通交流,还有物流和人力专业学生,形成互补优势。成员多由南通人,熟悉本地的交通和文化特色,语言沟通方便,便于工作开展。而且许多在班级或学生社团担第2页共8页任职务,责任感,工作能力较强。两个小组相互独立,各个部门相互联系,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3.任务任务安排队长:石峰第一小组:组长石峰组员:张文霞(财务后勤),荣珍(通讯联系,考核出勤),周倩茜(拍照宣传工作),蔡靓靓(拍照宣传),赵玉玉(文字整理),王敏(信息搜索)前期工作负责搜集走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和具体地点,确定路线和交通工具。第二小组:组长周冰静组员成诗蓉,束佳莹,吴垠,沈慧,谢海涛前期工作负责前期宣传工作,包括网络、海报和媒体(联系报社和电视台)宣传,并完成调查问卷。4.指导老师:陈晓峰5.口号主题:用海洋引领南通经济腾飞七、实践目标1.通过社会实践的宣传引起社会各界对海洋经济问题的关注,包括政府和企业等。2.通过走访与访谈,了解现状,借鉴周边城市的发展经验和网上查阅国外的发展模式,形成提案,给沿海开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3.记录每天的时间点滴,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悟,增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