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同志们:前段时间,国务院、省政府先后召开了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和陆昊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当前“放管服”改革和我省有关工作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天召开会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两次会议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和陆昊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我市“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积极成效。刚才,法制办、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推进“放—1—管服”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实践,讲得都很好,也很符合实际,希望大家认真总结、取长补短、学以致用。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充分认识“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服务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多次作出安排部署。特别是紧紧围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总体要求,坚持不懈地推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放管服”改革,加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这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一是要改—2—革以审批发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管理体制。解决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的问题,从以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监督管理为主,从根本上扭转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现象。二是要革除与审批发证相关联的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对部门手中权力和相关利益“割肉”,把生产经营和投资自主权还给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铲除腐败土壤,提高效率,维护公平。三是要改变与审批发证相伴的传统手段。适应市场和群众需求,最大限度减少审批、完善监管、创新优化服务,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放管服”改革中的“放”、“管”、“服”和—3—“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简政放权的“放”是“减法”,加强监管的“管”是“加法”,优化服务的“服”是“乘法”,“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优化服务的现代化、科学化手段。既要通过清单管理进一步打造权力瘦身的“紧身衣”,也要加大力度补齐加强监管和优化服务这个“短板”。推动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特征的监管机制,突出以公正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以综合监管提高行政效能,以创新监管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更要把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作为改进政务服务的重点,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二、正确看待工作成绩,切实明晰差距和不足,进一步—4—增强抓好“放管服”改革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放管服”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落实各项简政放权任务。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法制办先后进行了8轮清理,现保留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260项,全部纳入权力清单管理,清单之外再无行政审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清零。共承接国家和省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123项,下放至县级行政审批事项15项,承接总体情况较好。清理规范了部分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加强对跨层级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管,取消43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等等。二是建立并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市法制办确认市本级权力事项3448项、—5—责任事项3521项(含子项),权责清单进入常态化管理;市财政局制定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含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市物价局制定了《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市人社局制定了《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三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市场监管局推行“五证合一、证照分离、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取消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四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行政监管机制,37个部门制定了“一单两库一细则”(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双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稳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在城管局、文广新局、商务局、—6—市场监管局、食药监局、市区两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