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对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反思 VIP免费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对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反思 _第1页
1/3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对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反思 _第2页
2/3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对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反思 _第3页
3/3
对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反思举世震惊的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遭受恐怖袭击事件,也引起各国消防界和建筑界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重新思考。在这次事件中,飞机撞击大楼以后大量飞机燃料在楼内剧烈燃烧,是造成大楼倒塌的真正原因。在“9·11”事件发生之前,国内外很多专家认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记录从总体来说是良好的,人们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高层建筑安全对策是成功的。尽管以前也发生过一些高层建筑火灾,但毕竟为数不多,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都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然而,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倒塌所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是完全无法接受的。人们认识到,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受到了新的挑战。1、对传统策略的挑战关于现代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有两条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基本策略:“就地保护策略”和“内攻策略”。就地保护策略是指:在高层建筑发生火时,仅对那些受到火灾威胁的楼层的人员进行疏散;对于那些未受到火灾威胁的楼层的人员,充分利用建筑物防火防烟分区、固定消防设施和避难场所的设置等措施,就地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使他们可以安全地留在原地,等到适当的时候或者直到消防队将火灾完全扑灭以后,再撤离到建筑物外面。就地保护策略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可以减少疏散通道的拥堵,更有利于保持疏散的有序进行,避免疏散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险情,便于消防人员利用疏散楼梯快速展开灭火救援行动等。内攻策略是指:消防队员深入到发生火灾的高层建筑内部,充分利用建筑内部的固定消防设施(如室内消火栓),展开灭火救援行动。由于受到消防车和消防直升机等装备的限制,对于为数众多的高层建筑来说,内攻策略往往是惟一有效的灭火救援策略。这两条策略被以往高层建筑火灾的经验证明是成功的。然而,它们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中遭到了挫败:300多名消防官兵在世贸中心大楼内展开“内攻”时壮烈牺牲;恐怖袭击发生以后,大楼内许多人在没有接到疏散指令,有的甚至得到了“请留在原位不动”指令的情况下,不顾一切逃出大楼,从而获得了生还的机会,而如果当时他们选择留在原地,很可能就已经遇难了。2、问题出在哪里“就地保护策略”和“内攻策略”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中遭到挫败的原因在哪里呢?是否今后这两条策略不能用了呢?其实,上述两条策略都建立在如下的理论之上:(1)由于现代高层建筑在建筑结构的耐火保护以及控制火灾荷载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火灾不可能使一座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倒塌。事实上,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高层建筑火灾,有的连续燃烧了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从未发生过建筑倒塌的情况。(2)现代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将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直到被消防队彻底扑灭。然而,“9·11”恐怖袭击事件中,整个建筑倒塌了。而且,从第一架飞机撞击大楼,到两座大楼完全倒塌,仅仅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美国消防教官协会主席卡特说:“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倒塌的惨烈场面,将在消防人员心里留下无法消除的影响。从此以后,当消除人员在进入一座高层建筑展开灭火救援行动时,许多人可能会要问,这座建筑物会不会像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那样倒塌下来?”而今后当高层建筑发生紧急情况时,要求人们留在原地耐心等待,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美国一位消防工程师说:“我无法想像今后再发生紧急事件时,广播系统仍然通知说‘我们楼内发生了火灾,现在请第31层至34层的人员疏散,其他人请留在原地听候进一步通知’。你认为他们会耐心等待进一步通知吗?”因此,许多人认为,对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传统策略进行反思和修订,将是迟早的事。3、今后仍要采取内攻世界许多国家的消防部门大概都在思考:今后应该如何对待和使用“内攻”的策略?如何才能尽快地把高层建筑内被困的人员解救出来,同时又能将消防人员自身的风险降低到最小?今后是否有某些情形,消防队将不采取内攻?有人认为,“不让消防员进入高层建筑内部进行救援”的决定,可能难以执行。这是因为消防员们心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信条——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去拯救他人性命。美国一位退休的消防局长说:“在我所认识的消防指挥员中,没有谁会命令自己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对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反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