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电视台新闻制播一体化网络系统[作者:天津电视台刘晓农]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以及“十五”计划提出的实现“两化”的要求:即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数字化、节目传输交换网络化,是广电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电视领域中采用数字技术,可使信号质量在节目录制、节目制作、信号传输和播出等各个环节得到保证,解决了模拟技术固有的噪声积累、信号衰减等难题。而网络化则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制作和播出效率。网络化是电视台未来发展的终极目标。天津电视台适应广电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为了提高节目制作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优化制作流程,为《经济频道》以及《新闻专题部》建设了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的新闻制播一体化网络平台。实现了包括新闻节目收录、素材上下载、编辑制作、文稿编辑以及演播室直播等功能,并且提供了实用的工作流程监控和管理模式,提高了新闻节目制作水平和效率。一系统特点整个系统设计是在满足天津电视台《经济频道》、《新闻专题部》各栏目的新闻节目制作与播出要求的情况下,充分考虑系统的可用性、稳定性、可靠性,同时兼顾系统的先进性、兼容性、可扩展性。结合天津电视台《经济频道》以及《新闻专题部》的实际要求,实现了与各栏目实际工作流程的高度结合和节目资源的共享,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安全可靠性方面,系统具有检错、纠错能力,并具备完善的应急方案,且应急操作安全、快捷;备份系统(包括通道备份)独立,防止了主系统出故障时对备份系统造成影响。在高效性方面,系统的软硬件设备配置能高质量地满足《经济频道》以及《新闻专题部》各栏目对节目资源调用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电视节目存储数字化、检索智能化和其它生产管理和资源调度的需要。在整个新闻收录、新闻编辑和新闻播出环节中,采用统一码流(25Mb)、同一格式(MXF),确保系统的时效性。同时满足了新闻节目制作对节目资源调用的快速性要求,做到了节目及素材检索、浏览快捷、便利。在先进性方面,系统贯穿了整个新闻制播一体化的设计理念、设备选型及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不仅完全符合我国电视广播规范和有关标准,符合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潮流,完全适应视音频编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系统中其他技术发展的要求,同时,借鉴和发展了国际领先的新闻制播理念,实现先进、高效的自动化新闻流程,同时提供了平滑升级到高清数字电视信号的采集、制作和播出,充分体现了系统的先进性。在开放性方面,整个网络具有良好的开放兼容性,系统支持主流的文件格式、压缩格式和相关的主流设备,完全满足卫星收录、节目编辑、新闻播出等需求。在制作领域,采用MXF格式作为文件封装格式,可以实现新闻制作系统与播出系统的良好互通性;另外,还提供了大量APISDK,可以针对具体要求提供本地技术开发,而且也可以为其他应用系统提供接口支持。在扩展性方面,系统不仅对现有业务规模的支持,同时又具备优秀的可扩充性能,当业务量和系统存储量需要扩充时,在不影响节目制作、播出的情况下,系统可通过增加适量的设备(如磁盘存储设备、交换机、工作站点等),进行系统的平滑升级。在平稳过渡性方面,目前搭建的新闻制播一体化网络,已经可以支持高清数字电视节目的制作、管理和播出,整个视音频网络系统具备平滑升级到高清的先进性。保证了系统升级后,原设备仍具有最大的利用率。在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整个系统遵循操作简单、易维护;通过统一的网络监管中心,系统能对网络和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同时设备操作简单、直观、维护管理方便。所有日常维护工作能实现在线式操作,主要设备都支持在线热插拔。在网络自动化方面,整个新闻制播系统内的所有流程管理、节目编辑、节目审查、节目播出、文稿管理将全部实现网络化,以先进的网络技术,有力支持天津电视台各栏目的业务,提供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化、高水平的节目制作、播出管理业务平台。在节目制作与播出质量方面,都符合广电部颁发的国家标准GY/T107-92(电视中心播控系统维护规程),确保了整个通道各项技术参数达到播控中心甲级指标。二系统结构设计为《经济频道》以及《新闻专题部》所搭建的新闻制播一...